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破解东北人才“焯水”效应

2020-09-10 09:57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张非非 王莹 杨思琪 孟含琪

人才资源是创新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东北三省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生态优化等,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但与此同时,培养难留人亦难,留住人才绞尽脑汁,由于现有创新平台凝聚人才作用不突出、人才发展环境生态等原因,成熟高端人才外流形势十分严峻。

东北人才“出走”逐年攀高

东北的高端人才,尤其是学科领军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且年龄相对偏大。院士年龄多在80岁左右,高端人才队伍发展缺乏后劲。据统计,2014年至2018年,黑龙江省高校到省外创业和工作的生源毕业生数量约为25.17万人,年均流出5.03万人。考入省外高校的,仅有14%回省就业。辽宁一所双一流高校2016年至2019年研究生就业地域流向,留辽比例分别为24.94%、22.22%、18.69%、16%,逐年降低。

东北三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及第三产业增长缓慢,缺少优厚待遇的吸引,高层次人才引进柔性政策不灵活等,导致引才乏力,成熟人才纷纷“出走”,成为困扰东北当前经济持续发展和东北振兴战略的主要问题之一。

引才和留人待遇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越来越大。“不用说跟北上广深的差距,跟中西部地区都有三到五倍差距。”一些“万人计划”专家介绍,国外一个教授流动,在收入方面最多有20%差距,而现在东北地区和其他省份人才待遇、实验平台和团队的支持等差距越来越大。有大学教授表示,中西部高校来抢人,安家费四五百万,年薪百余万,还有个人所得税补贴。

对于青年人才来说,能申请到的省市项目比较少。2018年,黑龙江省一名医学博士已签约本校任教,但是到贵州一所高校可以得到安家费、科研费、购房补贴等数十万元,他坦言:“宁可违约,也会走,补贴实实在在,光打亲情牌缺乏吸引力。”据了解,和他同一专业的多名博士生毕业后都去了外省工作。

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不足,人才发展环境生态需进一步优化。部分地区在人才引用、选评等方面仍存在重评轻用、重引进轻培育、重引进轻使用等问题。采访中,一些部门只谈人才统计数据增加情况,对流失数据不掌握;谈柔性引进了什么人才,对人才具体发挥了什么作用不掌握。

有专家表示,一些服务政策难以落实,如学校传达政策高端人才去就医可以享受绿色通道,而自己去医院咨询时,医院并不知道这个情况。有的地方政策表示可以照顾高端人才子女入学,但在操作中也往往需要履行十分繁杂的手续。

外界对东北的印象影响引才工作。“投资不过山海关”等相对负面观点仍然根深蒂固,如果没有在东北读过大学或者工作过的人,想要从南方将其吸引过来很难,东北整体的城市形象宣传力度仍有待提升。

创新平台、优化环境才是留人良策

人才迈出的脚步无法阻挡,创新平台、优化环境才是留住人才的根本之策。

布局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增强对人才的吸附力。辽宁省科技厅人才与自然基金处处长刘佳、黑龙江省科技厅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处处长曲海全等人建议,加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进一步申请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研发中心等重点科研创新平台,对东北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给予支持。

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相关科教工作者期盼,继续对高层次人才在职称评审、创业支持、优待医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入学、交通出行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强化人才安居保障服务。同时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激励和吸引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吉林省长春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杨小兵建议,进一步开展高端科技人才柔性引进示范试点,探索更为灵活的“候鸟型”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可依托重大科研创新平台、高水平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高科技企业等,引导更多行业领军龙头企业,甚至一些跨国企业来东北设立研究与开发中心,提升创新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同时加快构建市场化、社会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人才链与产业、资本深度融合。

近年来,东北三省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集聚创新人才及团队。2018年4月,辽宁启动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兴辽英才计划”。通过“兴辽英才计划”等政策的培育和支持,2019年辽宁新当选“两院”院士5人;新增9名科技工作者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创历年新高。

吉林投入1400万元建立6个人才改革试验区和示范区,省市两级在人才引进、流动、激励、评价等方面出台政策文件77份,推出创新举措100余项。启动实施具有吉林特色的“长白山人才工程”,计划培养引进支持1000名左右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全省新增“两院”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58人,引进各类高端人才1400余人。

黑龙江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李开飞介绍,黑龙江启动实施“头雁”行动,为顶尖人才发展提供平台、资金、政策和环境保障;持续实施“龙江学者”支持计划,着力提升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开展“相聚龙江·共创未来”一站式组团招录(聘)工作,扩大定向选调生招录规模,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创业等。

责任编辑:常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