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文化>正文

面对网络“泛娱乐化”陷阱, 切勿丧失自省能力

2018-05-10 14:06
来源:半月谈网

眼下,可能有些人不知道特朗普、中美贸易摩擦,但他们可能在抖音、快手里都是高手;还有的人长期沉溺在空洞低俗的社交、直播APP上不能自拔。这种大众传播现象背后,一定程度折射了我们这个时代一部分最真实的文化图景。

随着大众媒介形式发生颠覆性变化,而与之适应的内容生态似乎不可避免陷入“泛娱乐化”陷阱。在这个网红霸屏、段子手当道的喧嚣年代,受众对娱乐的欲望愈发深重,主流文化的传播虽更加重要,却略显苍白。

新一代网红应用不断“踩过界”

“没什么烦恼是刷抖音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刷一会儿,里面的小视频实在太好玩、太搞笑了,根本停不下来。”长沙一位90后谈起玩抖音的感受时如是说。这也是很多“深度玩家”的共同心声。

随着各种短视频应用蹿红,海量粉丝被迅速俘获。截至今年2月末,上线不足两年的抖音其独立用户已高达1.47亿。

我们姑且把这类短视频平台称之为“抖音们”。“抖音们”之所以爆红,一方面是由于强社交属性,用户可以上传、点赞、分享、评论、直播,以各种方式深度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各种“好玩”“搞笑”的海量内容更不可或缺。在抖音等平台里面,尽管也有不少温情、正能量、健康向上的短视频,但总体而言“泛娱乐化”的内容要占绝大多数,恶搞、低俗、甚至整人致伤残的不在少数。

抖音用户年龄结构总体呈现低龄化特征,85%的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主力达人和用户基本是95后、甚至00后。这些年轻人正处于价值观塑造成型的关键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强,但也极容易受到大众媒介信息的影响和诱惑。

正因为如此,处在风口上的抖音、快手、内涵段子等“网红”应用,在市场上狂奔之余屡屡“踩过界”导致马失前蹄,约谈、整改、下架、关停、封禁……

网络生态“泛娱乐化”

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平台,抖音、快手爆红,有着深刻的社会土壤和时代背景。

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其所著的《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出,媒介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通过其传播的内容形态。在上述著作问世的上世纪80年代,电视是主要传播媒介,相较铅字时代的书籍报刊,电视节目以声像为主,已经开始呈现“泛娱乐化”显著特征。

进入互联网时代,波兹曼的观点非但没有过时,反而越来越显示出其预见性。网络传播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快餐化,且越来越注重感官刺激。在这种媒介形态中,人们似乎天然拒绝崇高,排斥严肃,不在意逻辑和规范,不管什么东西都能被解构戏说,进而任何毫不经意的事件都能演化成网络狂欢。商业资本的深度介入,对网络生态全面“娱乐化”更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网络娱乐就像人们给自己编织的精神枷锁,人们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回头发现,我们已经丧失了自我创造快乐的能力,只能将快乐依附在碎片化的网络中。

不能丧失自省和批判能力

在网络媒介导致的公共话语内容和文化的“泛娱乐化”潮流中,人作为理性存在,如何才能不会丧失自省和批判能力?这是我们面对自身困境时,必须思考的一道现实难题。

网络媒介带来的“泛娱乐化”社会倾向满足了人性的一些需求,具有某种合理性,唯有理性地检讨反思,才能避免做出误判。

首先,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一些网络平台“技术中立”的错误论调。部分新兴网络平台对自身内容生态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有的甚至打着“算法推荐”的幌子,明目张胆地通过重点推送等方式,对低俗内容采取默许纵容态度。这种做法显而易见有违公序良俗,任何网络平台都有义务自觉净化网络生态。

其次,主流文化要承担起更多责任与担当。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们的主流文化长期以来缺乏感染力,叙事方式僵化和套路化,与年轻受众的审美情趣和认知模式愈发疏离隔膜。如果不尽快掌控新兴传播阵地,全面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叙事风格,主流文化的失语危机只怕会越来越紧迫。

再次,要认识到良好的教育体系是解决“泛娱乐化”趋势的终极手段。波兹曼认为,从理论上来说,能解决当今时代大众文化庸俗化问题的唯一希望就是我们的学校。阅读经典、普及通识课程、推广博雅教育……如果能使人们对教育的效力保持一种天真而神化的信仰,我们或许可以超越自身的局限性,避免在庸俗的网络文化中走向异化。(作者:刘良恒)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