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云南武定发现东亚最早的蜥脚型类恐龙

2025-07-29 10:10
来源:新华社

记者7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团队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现了东亚最早的蜥脚型类恐龙,命名为吴氏武定龙。这项研究成果于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

这一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云南大学和云南省禄丰市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合作完成。据研究团队介绍,恐龙化石的研究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化石从挖掘、修理到形成科研成果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吴氏武定龙化石标本是2020年在武定县万德镇发现的,目前标本保存于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该化石标本为保存较为完好的头部骨骼、颈椎骨骼和前肢骨骼。

吴氏武定龙主要保存的骨骼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尤海鲁介绍,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说明吴氏武定龙是目前东亚地区最早分化的蜥脚型类恐龙,时代为距今约2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最早期;此前发现的东亚地区最早分化的蜥脚型类恐龙集中在楚雄州禄丰一带早侏罗世中期的禄丰组。本研究在整合前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系统发育特征矩阵。和已命名的东亚其他蜥脚型类恐龙相比,吴氏武定龙的体型明显更小、牙釉质更光滑、肩胛骨更纤细、桡骨和肱骨长度的比例更高、手指也较长,说明了它更可能是一种两足行走的恐龙。

吴氏武定龙的头部骨骼照片及线描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近年来,尤海鲁课题组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密切合作,多次对楚雄州各县市及周边地区进行了较系统的野外考察,收集了众多化石标本,吴氏武定龙的发现增加了我国西南地区恐龙的多样性,为研究蜥脚型类恐龙的起源及辐射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责任编辑:王亚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