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范周:十年,我们更坚定了文化自信

2022-10-18 16:06
来源:人民日报民生周刊
作者:范周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 范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成就回顾

文化立法取得重大突破,文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立法进程不断加速,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多部重要法律填补立法空白,切实保障了人民文化权利。同时,积极推进著作权法、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完善和文化产业促进法的立法工作进程。10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逐渐形成。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正式成立对提升文化治理能力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文化建设肩负了立根铸魂的时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以完善制度设计及时应对文旅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推进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水平。尤其在网络数字内容建设方面连续启动“清朗行动”,重点针对网络直播、短视频等领域出台系列政策进一步优化网络生态,巩固了数字时代下的文化安全。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门在天价片酬管理、创作导向引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不断出台行之有效的监管举措,推动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文旅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产业支柱性地位得以巩固。10年来,文化赋能、融合发展是一大亮点,红色旅游、夜间经济、沉浸式体验等多元业态迎来井喷式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各类市场主体愈发活跃并形成区域集聚效应。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3.6万家增长到2022年的6.8万家;全国旅行社数量从2.49万家增长到2021年的4.2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5.6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9万亿元;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6%左右,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支柱性地位得到巩固。

文化旅游领域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大批优质文化产品实现双效统一。10年来,广大文艺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重点解决文艺作品有高原无高峰、有数量缺质量等问题,围绕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创作出了以电影《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人世间》、舞台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一批类型多样、市场与口碑双丰收的优质文化产品。同时,作为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永续传承重要标志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全国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从2012年的6042家增长至2021年的14332家,同时建立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67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299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家,基本形成覆盖广泛、业态丰富、选择多元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文化数字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赋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等政策出台加速推动5G、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文旅行业的广泛应用,云展览、云旅游、云演艺等文化新业态拓展了数字文化消费新空间。同时,科技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为代表的一系列传统文化创新作品深受社会好评,博物馆热、非遗热激发了相关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活力,形成了故宫、敦煌等一批超级“文化IP”。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为实现共同富裕持续赋能

健全完善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框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同时,文化和旅游部推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标准,333个地级市、2846个县出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

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从2012年的480.1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1132.88亿元,增长95.6%。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从国家到村(社区)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博物馆6183个、文化站4.02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农家书屋58万家。广播电视、农村电影放映、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特别是广大乡村地区不断延伸。

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持续提高,数字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一方面,通过持续推进免费开放政策、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等方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当前,我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均实行免费开放;上海、北京等城市先后制定公共文化设施收费管理办法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文化和旅游部加快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精准程度,推动文化资源实现全民共享。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仍需要看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供需失衡、数字化效能不足、专业化人才匮乏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兼顾好基本文化权益与多样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持续加强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向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倾斜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开辟产业发展新蓝海

大众视野回归乡村,良好的乡村文化资源保护氛围渐已形成。10年来,全社会对于农耕文化的重视程度和认知程度不断加深。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农耕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我国农业文化保护和利用逐渐迈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截至目前,已有6819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8项,数量居世界首位。

新媒介展现乡村新形象,乡村文化传播力度不断加强。10年来,以短视频、网络直播为代表的视频传播形态快速发展,“三农”领域为新媒体内容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乡村美食、乡村旅游、乡村非遗、传统手工艺等优质内容通过视频媒介突破了时空传播限制,并塑造了以李子柒为代表的一批新农人。

新业态塑造乡村新生活,乡村再次成为人民精神的栖息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旅游被纳入“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布局之中,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助推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以来,乡村旅游游客年均增长20%,129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2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形成中国美丽乡村地图。在乡村文旅的综合效益带动下,文旅+直播电商、文旅+艺术乡建、文旅+研学等模式蓬勃发展,渐已成为乡村振兴新力量。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文化赋能乡村正是需要通过产业融合和精神引领的作用塑造充满新活力、烟火气、高人气的新乡村。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在于人才,文化全面赋能必须破解乡村地区人才匮乏、思维观念落后的发展难题。

我国目前农村实用人才约2254万人,对比2021年乡村总人口4.98亿的数量来看,乡村地区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解决人才问题,一方面要以政策优势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通过资金扶持等方式吸引高校毕业生、企业家、创业青年、小镇青年等热爱乡村的人走进乡村、扎根乡村;另一方面要着重培养一批了解农村、素质较高的新农人带动乡村全面发展。

1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身处历史变革期,唯有坚定信仰、不忘初心,方能不辱时代使命!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