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考古写史 探索文明密码

2020-07-08 14:04
来源:半月谈网

文/文亦清

泱泱华夏,数千年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之一。在史书之外,在文字之前,文明的起源隐藏在一件件文物,一处处遗迹中。考古学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独立起源、年代久远、连续发展、文化多样的中华历史,向世人描绘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文明历程和蜿蜒绮丽的文化脉络。探索文明密码,树立文化自信,丰富的考古发现将不断为中华灿烂历史画卷描绘繁美细节。

厘清文化脉络 填补文明空白

大多数人对历史的记忆是由一个个王朝组成的,在传统历史教育中我们了解“夏商周秦汉”,熟记“唐宋元明清”,这样的历史仿佛是一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王朝更迭故事。在政治体系构建与礼仪典章形成的历史脉络之外,文明的诞生与发展,文化的交融与传承也是历史长卷中值得揣摩的精妙笔触。

考古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实物遗存研究文明史是认识文明化世界的重要方式。文献记载容易受到政治、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梁启超曾指出传统史学“四弊”,蒙文通先生治史时认为“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要看清历史脉络需要通观文化、经济,在梳理文化根源之时也应该注重文献记载与考古成果的结合。苏秉琦也曾提出“在中国考古、历史工作者头脑中,曾长期萦绕着两个怪圈:之一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旧观念,之二是把社会发展史当作全部历史。”顾颉刚先生多次提到要构建真正的古史需要依靠考古学,其辨伪工作是考古学的开路先锋,认为辨伪和考古工作对于古史重建缺一不可。傅斯年则提出要借助考古学“上穷碧落下黄泉”,以考古学构建真正的中国上古史。世界上多数早期文献档案的文字记录,比如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泥板文书、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文字、中国甲骨文等也都主要是通过系统考古发掘得以面世、识读和研究,从而大大增加了我们对上古社会和历史的了解。因此需要系统性的考古发掘,通过纷杂繁复的历史文明碎片,拼凑出经史之外的文明历程,直观而真实地展现不同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20世纪初“古史辩派”兴起,史学界在中国古史研究中产生了分歧,中国考古学的兴起,是要用中国考古材料重建有血有肉的中国古代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考古工作逐步走向繁荣,文化部成立了文物局,主管全国的文物考古工作,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七八十年代,各地设立了专业的考古研究机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是其中之一。“山东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成立,继承了中国考古学的史学传统,同样是以考古学来解读和构建中国历史。”孙波介绍道。

建国后考古工作的发展,不断挖掘和描绘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脉络,苏秉琦从考古角度提出了“满天星斗说”,将我国数以千计的新石器遗址分为六大板块,破除了中原一统的王朝史观。费孝通先生从民族形成的角度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认为中国多民族凝聚形成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一体结构。其后严文明先生提出了中原为“花心”的重瓣花朵式格局,后经赵辉等学者的不断完善,构建了早期中国的文化区系。“考古学的发展,告诉我们中国早期历史更准确的发展道路,历史不是‘一根线’走下来的,中华文明是由多源汇集逐渐形成的”,孙波总结道。一系列有计划、有重点的考古工作,为探究中华文明起源、梳理中华文明脉络,加深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考古学早已突破了正经补史范畴,填补了中国历史的空白。

从内外交融到兼容并包

“言古必及今”而“言今必自古”,远古先民创造的瑰丽文化和历史遗产至今仍旧影响着民族的信念和发展。中华文明是内部交融的文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认为,文化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同步的,各区系类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碰撞和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有曲折,有反复,但总的趋势却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中华文明的兼容并蓄,也表现在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借鉴与发展上。世界其他文明的一些观念、器物与技术穿山脉、渡重洋丰富着中国文明。距今5000年-3800年左右,中亚地区的农作物、家畜、金属冶炼等技术传入,很快被中华文明内化。赵辉认为“这种外来文明的引入、提升,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能量,也体现了中华文明互相借鉴、兼收并蓄的能力。”孙波以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为例,认为中华文明对外来技术的快速吸收与转化,体现了民族的生命力,中华文明在融汇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思想后仍延续传统理念,也彰显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

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融汇了西方的技术与文化因素,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内外联合考古项目、文保修复项目让世界文明遗迹也成为中国考古学者耕耘之地。“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发展,考古学工作响应国家号召;另一方面是我们骨子里的、对世界文明的好奇与渴望”,孙波认为切实感受不同文化中考古遗存的不同形态,不仅可以增加对世界文化的了解,更有益于对自身文明的理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中华文明仍然延续着兼容并蓄的特征,以开放和包容面对世界不同文化。文化的差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对双方文化的共同发展。孙波说:“考古是一种方法,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文明的途径。而借由考古梳理出的文化脉络,是中华血脉中的根与魂,对于自身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在时代中书写新篇章的基石。”中国远古文明与世界文明交相辉映,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传承,在未来也会在全球文明互鉴的进程中绽放活力。

公共考古,让考古不再遥远

文化自信源自于对文化的了解和认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赋予民族更大的凝聚力。中国历史与文化不仅仅是民族成长的印记,更是世界文明历史中浓墨重彩的篇章。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把中国历史区分为三个阶段:先秦时期,中国大地诸侯盘踞,文化的交流多处于诸侯国之间,谓之“中国之中国”;秦汉至清中后期,中国整合为大一统帝国,成为亚洲朝贡体系的中心,交流发生在亚洲各国之间,谓之“亚洲之中国”;近代以来,东亚朝贡体系瓦解,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走上世界舞台,谓之“世界之中国”。在探究历史之外,考古也应该面向现在和未来。走入更大的平台就需要更稳的根脉,考古不断描绘的文化根源为现代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着养分,在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的时代中,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

属于专家领域的考古学,也应该回归到大众层面,让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生活。“我们考古学是大众的事业,总归要还给大众些什么,这是行业的本分。”苏秉琦这样理解考古。考古在厘清历史根脉之后,也要让文物的故事传唱,让文明之火传递,考古人的不忘初心,就是考古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对此孙波认为,公共考古不仅仅是田野上的课堂,更是共享考古成果,让大众在体验中感受考古的魅力,聆听历史的风带来的远古呼唤,触摸黄土中千年的守候。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是民族的珍贵宝藏,每件文物的展示与阐释,都将让大众感受到先祖的辉煌与创造力。通过公共考古让文物活起来,是考古人传播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责任。

公共考古面向的是全体民众,其参与者包括各年龄段、各学术背景的群体。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公共考古项目既有面向大众的考古成果展示,也主动走进校园,将考古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活”的历史与课本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历史体验。同时,公共考古项目也面向当地群众,直观地展示“家门口”挖掘的遗迹、遗物,普及文物历史知识,提升文物保护观念,增强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民族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公共考古,人们认识到了考古的魅力,考古文化的传播不仅为大众展现了神秘的考古世界,也为考古行业带来新的生命力,从而使考古成果惠及大众。

考古可甄微,观察历史洪流中的细枝末节;考古可观史,探测千年时空的流转脉络。考古不仅是对物质形态文化遗存的挖掘,更是对物质形态文化遗存承载的制度、思想、文化等非物质形态文化创造的阐释。回首历史长河,文化的根脉赋予我们深厚的滋养,中国考古成果将会不断丰富史料,为中华民族带来更深层次的历史支撑。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