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古老苏绣插上时代审美翅膀

2019-07-09 09:02
来源:半月谈网

秀娘们在工作 王亭川/摄

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可生瞻眺之情,花鸟皆报绰约之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千百年来以巧夺天工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半月谈记者近期走访苏绣发源地——地处太湖之滨的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发现,一代代苏绣技艺传承者们,在飞针走线间坚守匠心,以开放视野助力古老技艺推陈出新。

“刺绣是一项有温度的劳作,是‘工’与‘艺’的结合。”52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告诉记者,让她尤感欣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苏绣,让“工匠精神”焕发青春。

那年挑灯夜绣时

“八千绣娘,四百绣庄”,是民间对苏绣小镇镇湖的普遍印象。镇湖刺绣协会秘书长裘星介绍,最新普查结果显示,镇湖2.3万人口中,刺绣从业者超过9000人。

漫步小镇,绣庄随处可见,推门而入,轻挑慢捻的绣娘跃然眼前,仿佛时光停止了流淌。

走进梁雪芳刺绣工作室,80岁高龄的马惠云端坐在绷架前,一丝不苟地穿针引线。马惠云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梁雪芳的母亲,也是梁雪芳刺绣手艺的启蒙老师。她说:“从小做惯了,刺绣就是生活。”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明代王鏊主编的《姑苏志》记载,“精细雅洁,称苏州绣”。“苏绣已有2000余年历史,到了宋代,苏州兴起刺绣集市,称作锦绣坊。”裘星介绍,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家竞秀。

镇湖自古栽桑养蚕,缫丝刺绣是传统技艺。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习针巧。改革开放初期,对镇湖姑娘来说,刺绣是人生的必修课,也是每天雷打不动的“夜生活”(苏州话中称夜里做工为“夜生活”)。

“童年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和妈妈一起做‘夜生活’。”年过五旬的梁雪芳说,儿时夜晚在煤油灯前穿针,刘海儿被煤油灯烧得噼里啪啦响,那声音如今还在耳边回荡。

镇湖的“夜生活”,让一批绣娘脱颖而出。1994年,师承苏绣大师顾文霞的梁雪芳创办镇湖首家个人独资的镇湖工艺美术绣品厂。同年,绣娘卢福英创办卢福英制作中心。1998年,周恩来总理百年诞辰,姚建萍描绘周总理的作品《沉思》摘得全国大奖……当古老刺绣与现代经营衍生发展,一批绣娘登上艺术高峰,“镇湖苏绣”越来越响。

2006年,苏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镇湖苏绣”实施地理标志保护;2014年,苏州镇湖刺绣艺术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如今的镇湖,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苏绣生产和销售中心。在四大名绣中,苏绣产值占比80%左右,而苏绣的八成又来自镇湖。此外,小镇上还集聚了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两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及近百位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等。

漫漫守正创新路

与一些濒危非遗不同,苏绣传承注重生产性保护,在日常生活中绵延文脉,精进工艺。

走进苏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姚惠芬的绣庄,一幅幅摄影、水墨、油画、人物作品,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哪像绣出来的,明明是画儿嘛。”

要达到“以假乱真”效果,不得不提姚惠芬的独门“秘技”——“简针绣”。

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镇湖的姚惠芬,10多岁时便在刺绣界小有名气。因为不喜欢重复自己,她孜孜不倦地学习、吸收新技法。“先跟随‘苏绣皇后’沈寿的第三代传人牟志红学习‘仿真绣’,6年后拜在‘现代针神’任嘒闲门下学习‘乱针绣’。”姚惠芬说,熟练掌握各项技艺后,2006年她远赴法国里昂取经,尝试把苏绣针法与西洋素描融合,开创“简针绣”技法。2013年,姚惠芬的“简针绣”作品《四美图》参展英国“世界纤维艺术展中国周”,成为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首件当代中国刺绣作品。

姚惠芬的创新之路并非个例。70后苏绣大师邹英姿首创“滴滴针”,弃用传统长针脚,改用短针脚与细线,在点状或短线状针脚间,以相隔、相叠、相接、相交4种形式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绣迹,产生宛如炭笔画一样的特殊效果。“滴滴针”由此成为首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刺绣针法。

除刺绣技艺迭代演进,苏绣还在题材和理念上吐故纳新。“过去苏绣多关注国画、书法题材,眼下一些苏绣艺人尝试‘极简风’,在淡雅、清新、飘逸中大量留白。”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刺绣协会会员郁勤说,传统苏绣制品以摆件、挂件为主,如今的镇湖,小到手表、耳机、手机壳,大到服装、家具、茶具,苏绣跨界渐成时尚。

最近,梁雪芳的刺绣作品用上了最时髦的新材料科技。一件看似普通的绣品《荷韵》,经纳米技术处理后,表面犹如荷叶般“滴水不漏”,在保证色泽、手感等品质不降的前提下,解决了防尘、防潮等难题。梁雪芳说,非遗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精神的承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你追我赶的创新竞争中,传统产业不能掉队。

匠心延续有来人

文化从来不是流水线能够打造出来的,要靠一代代人接力积淀,用时间和心灵悉心酿造。渐入暮年的姚惠芬、姚建萍、梁雪芳等苏绣大师,在推动苏绣复兴的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产业发展面临的学习周期长、人才供给不足等突出挑战。

姚建萍说,苏绣有上绷、画样、配线、劈线、刺绣、落绷、成合等诸多步骤,以工艺最细腻的劈线为例,目的是将一根花线分成若干份。“一根线,可以分为两根绒,一根绒可再分为八丝,熟练的绣娘还能将丝再逐层分细,直到抽出一根线的1/128,可谓经纬之间显功夫,毫厘之中见乾坤。”

“越是漂亮精致的苏绣,丝线越细,针脚越密,比如绣金鱼,只有极细的丝线才能栩栩如生地描摹出金鱼轻薄柔软的尾摆,个中手艺,不经苦行僧般的历练不能成。”梁雪芳说,培养一个初级苏绣学徒,往往需要投入3年甚至更多时间,高端人才更是“数十年磨一针”。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堪称“易碎品”,更容易出现传承链中断,某些领域或项目往往不经意就会消失于历史的烟尘之中。这一严酷现实,让更多年轻的苏绣匠人深感责任之重。

目前镇湖共有80后刺绣从业人员1397人,90后刺绣从业人员906人。

80后张雪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苏绣大师薛金娣的儿子。2011年,他放弃大城市优渥的生活,回到家乡镇湖,成为一名为数不多的姑苏“绣郎”。如今,他主导的“冷淡风”苏绣作品得到大批年轻人追捧。

目前,张雪的苏绣创业项目已经取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30多个外观专利,拥有300多项版权作品。他和团队还开设个性化定制产品与体验课程,让更多“新新人类”亲身感受苏绣的独特魅力。“苏绣可以很简单、很唯美。”张雪说。

1989年出生的陆晓琳,是苏州第一位“海归”研究生绣娘。2013年,从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市场营销学研究生毕业回国后,她跟随母亲——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周海云钻研刺绣技艺。陆晓琳说,苏绣不仅是可以挂在墙上、摆在桌上的“无用”艺术,还可以带着艺术标准回归日常生活,让人们拿在手上、穿在身上。近期,陆晓琳同多位设计师合作,将国画的留白、水彩画的留空赋予绣稿,创作出苏绣“轻时尚”系列作品。“每幅仅160平方厘米的小尺寸绣面,大幅降低了创作成本,售价基本上可以控制在数千元。”陆晓琳说,更亲民的价格有助于让更多人关注苏绣艺术。

“因为热爱,所以绝不敷衍。”张雪说,为古老苏绣艺术插上时代审美的翅膀,让走过千年的美好在未来岁月里散发新的荣光,“后来者”们要走的路仍然很长。(半月谈记者 刘巍巍)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