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汉字正音要注重文脉传承

2018-06-11 10:43
来源:半月谈网

“说客”的“说”曾经与“税”同音,现在回归到“说”的常用音;“一骑红尘”的“骑”过去念作“季”,现在统一读为“齐”;“荨麻疹”的“荨”原本音同“钱”,现在则与“寻”同音……

旧有的正确字音,曾几何时还被老师在课堂上耳提面命,现如今却已无必要独树一帜,成了明日黄花。这无疑会令它们的使用者感到失落。这样的失落,未必是类似孔乙己“回字有四种写法”的迂腐,而是出于对文化传统的珍视。

任何一种字音发于喉舌唇齿间,往往都有“学问”。正确地读好每一个字,合理地确定汉字的读音就是在传承我们的文脉,甚至还有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效果。例如,若非象棋保留了“车”的另一读法,我们就未必会知道,古人曾比车作行路中的居所,而读“车”如“居”。

当然,语言演化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孔子、李白、苏轼的口音与今人相去甚远。但是,动与静始终对立统一,“祖宗时代”的字音只能依靠语言学家去推测模拟,而“祖父时代”的字音完全可以通过教育普及和音视频技术较好地保存下来,从而延长“保质期”,不要让后人反复推敲。现代化、信息化可以丰富语言学研究的手段,而不能毁灭其研究的对象。

能否准确识读汉字,是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准。修养就是去粗取精、自我提升的过程。因此,汉字正音应该严肃,理应尊古,也不妨从众,更要正本清源,但是不能流俗,更不能迁就,既要便于公众使用,也要传承好文化基因。例如,许多人发不好平舌音翘舌音,或者说不准前鼻音后鼻音,但是权威部门从来没有因此简化。

从《咬文嚼字》广受好评,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度热播,这些文化现象说明,公众是愿意学好读好汉字的。因此,有关部门和机构不妨多多介绍字音修订的缘由,让大家少一分愕然,多一分好学,促进公众更加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特别是激发出青少年研究语言文字的兴趣,让中华文脉更好地传承于每个人的喉舌唇齿之间。(半月谈记者 冯源)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