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一家亲,咱携手奔富路!

2021-01-07 15:02
来源:人民网

图为古生村民众庆祝白族传统节日本主节。

(大理市委宣传部供图)

“何书记,咱们两个村干脆‘打老友’吧!你看行不行?”

“好呢!马书记,那咱们以后可就是‘亲家’喽!”

2017年4月,“2016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揭晓。何桥坤和马武超一起到北京领奖,这两位本不相识的村支书想不到,他们由此“结了亲”。

说来很巧,那年,整个云南省只有两个村庄获奖,都出自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一个是何桥坤所在的湾桥镇古生村,紧邻洱海,白族聚居;一个是马武超所在的大理镇南五里桥村,背靠苍山,回族聚居。两村相隔10多公里,不远,但两位村支书并不相熟。

领奖那天,两位村支书挨着坐。聊起怎么带领村民找致富路子,怎么做好村里民族团结工作,两人十分投缘。临别之际,他们一拍即合:不如两个村“打老友”,把这份缘分延续下去。

“打老友”是大理地区的一个风俗。志同道合的青年,通过“打老友”,结成终身亲密往来的友谊,双方家庭也因此成为“干亲家”,常来常往,互帮互助,不是亲戚胜似亲戚。

在多民族聚居的大理,各民族长期相互交融,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个不同民族的青年“打老友”并不少见。不过,一个白族村子与一个回族村子“打老友”,还是一桩新鲜事。

“打了老友,就是一家人了嘛,逢年过节就得走亲戚。”何桥坤是个地道的白族汉子,他所生活的古生村,有上千年历史,至今保留着过本主节的传统。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古生村村民都会祭祀本境福主,祈求幸福安康。这天也是全村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男女老幼身穿民族服饰,敲锣打鼓,场面盛大。

“马书记,请你们来一起过节!”两村“打老友”后的第一个本主节,何桥坤便给马武超打去电话,欢迎南五里桥村的村民到古生村做客。马武超欣然答允,喊上村民代表,一行数十人拎着水果、糕点等伴手礼,兴冲冲地就去“探亲”了。

听说“老友”来了,古生村的村民们高兴坏了,特意请来厨师,做上满桌回族美食,热热闹闹吃了一顿“团圆饭”。“等我们过开斋节了,也欢迎你们来!”离别之际,南五里桥村的村民们恋恋不舍地发出邀请,盼着下一次相聚。

一来二去,渐渐地,两村村民从陌生到熟悉,感情在你来我往间日益热络。

“老友”不仅要常走动,更要同进步。除了“唠家常”,南五里桥村和古生村还定期举行座谈会。两个村的村干部坐到一起,交流工作,相互“取经”。碰上对方有难处,二话不说伸出援手。用何桥坤的话说:“不需要谁求谁,都是自家的事!”

2018年,为了保护洱海,古生村部分土地需要流转,村里多了不少闲散劳动力。何桥坤暗暗着急,筹谋如何替村民们再找门好营生。正想着,马武超的电话就来了:“何书记,我们村有不少村民开餐厅、搞旅游公司,可以帮忙解决50人的就业。”

原来,南五里桥村早年受限于自然条件不适宜种水稻,许多村民便跟着马武超一起发展第三产业,有跑运输的,有做餐饮的,有开客栈的。近两年,借助紧邻大理古城的区位优势,村民们铆足劲加油干,建成了南五里桥村美食一条街,70多家餐厅鳞次栉比。村里还有70多辆大巴车,专跑旅游路线。这不正好可以为古生村的村民们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来源嘛!没多久,不少古生村村民便到南五里桥村“上班”了。

“如今,洱海保护有了成效,水清了,海菜花开了,来我们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正想法子,如何在不破坏洱海保护的前提下搞好乡村旅游。到时,还得找南五里桥村的‘老友’多讨教经验呢。”何桥坤说。

其实,马武超早就和何桥坤想到一块儿去了。前段时间,记者去南五里桥村采访时,马武超指着村委会办公楼里一块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匾额说:“你看,这是古生村送来的,我们也送了一块一样的给他们。结成一家亲了,还分什么彼此!”

责任编辑:刘祎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