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易地扶贫搬迁再造社区共同体

2020-12-29 11:10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秦婧 张博宇

从村居到社区,从山上到山下,从单门独院到楼上楼下,从自给自足到依赖消费……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一些困难群众因生活条件恶劣,无法满足生活发展的需求,而选择易地扶贫搬迁,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新生活的环境中,原来村里成型的熟人社会结构解体,同住的新社区中有很多是别的村、别的乡镇搬迁过来的群众。如何适应这样的变化,既考验群众的适应能力,也考验社区的管理能力。

数据显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国共有近100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通过稳定收入来源、增进沟通交流等多种形式,社区正成为搬迁群众生活的新共同体。

搬迁群众迎来社区生活

“小区街道整齐,路特别好走,最主要是俺觉得上厕所干净又方便,冬天在厨房里做饭再不会像过去那么冻手了。”刚进贺祥社区,半月谈记者就遇到从小区对面的蔬果市场采购回家的村民李云,86岁的他兴致勃勃地邀请记者到家里做客。

贺祥社区位于河北省魏县沙口集乡,安置着李家口村和段家庄村近5000名村民。李云曾是李家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4月底搬入新家,但最初他却带着“心病”。“以前自家的院子大啊,能在自家院里养个鸡、鸭,种些蔬菜,栽棵果树,除了解闷儿,还能赚点零花钱。”

随后,伴随着越来越方便的“社区生活”,李云的心结才逐渐解开。

在贺祥社区,街道绿树成荫,电、气、暖等设施完善。夜幕降临后,小吃、饰品、服装等摆满了夜市,大爷大妈们晚饭后准时在文化广场上跳起广场舞。

“我发小就住对面楼上。”李云推开窗户说,以前串个门至少要走20多分钟,赶上下雨就没法出门,现在喊一嗓子都能听到,一有空老哥俩就在一起下象棋。

李云的生活是易地扶贫搬迁改变困难群众生活的一个代表。搬迁之前,群众大部分生产条件落后、生活环境恶劣,搬迁到集中安置区点后,土房变楼房,就医、就学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地处吉林大安市西南边缘的大岗子镇,下辖的7个村、共2100户居民住进了港上明珠小区。该小区建有福利院、商业楼、图书室、艺术馆、养老中心、公园、文化广场等居民生活休闲设施。

双岗山村村民王洪兴是贫困户。家中只有老两口,都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住上了2楼以后,这几年感觉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住的环境好了,心情也好了,医疗这方面也都跟上了,明显感觉身上有劲了。”王洪兴说。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6000亿元,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建成安置住房266万余套,总建筑面积2.1亿平方米,户均住房面积80.6平方米;配套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100多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多所、养老服务设施3400余个、文化活动场所4万余个,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已全部乔迁新居。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全面评估核查,核查组共随机入户走访搬迁群众2333户9445人。结果表明,搬迁群众住房质量安全验收率达100%,子女就学条件改善率达99%、就医条件改善率达99.87%,“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率达100%,搬迁群众满意度达100%。

生活成本增加,稳收入成关键

贺祥社区建设单元楼房面积从50多平方米到178平方米不等,并配套建设了集体公共设施。李云家选择的是面积较小的65平方米户型。依据当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按建档立卡人口每人3000元25平方米、随迁人口每人10000元25平方米标准进行分房。李云夫妻二人支付6000元可购买50平方米,剩余面积按照每平方米1500元,他们搬至新家总共花费了3万元左右。李云说:“俺原有的宅基地在复耕后仍归俺。”

“住的楼高了,水电费也高了,路虽然比以前好走,但是下地干活比过去多走5里地,干活的农具只能堆到楼道,家里实在放不下。”66岁的段玉芬搬入贺祥社区虽然已经一年多了,但还没有完全适应。

段玉芬说,自己靠种地为生收入有限,虽然住进新房,但是屋里简陋,一直没钱装修,想出去打工岁数已不允许,也舍不得家里的地。

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中,面临支出压力的不在少数。对此,各地通过各种手段尽可能增加群众的收入。

保障就业是解决扶贫搬迁群众生活支出增加的有效手段。2018年,魏县在全县规划建设一批扶贫产业园区,其中贺祥社区紧临魏县省级经济开发区。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企业主们“量身裁衣”,专门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用工优惠政策,群众通过免费技术培训,就可进入企业务工。目前,园区企业为搬迁群众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

贺祥社区物业经理李相臣说:“社区周边配套的底商是整个小区的‘后盾’,除维持物业公司的日常开销,社区的住户不需要再缴纳物业管理费,同时门岗、保洁等岗位也是优先安排社区内的贫困家庭。”

原有土地流转,社区工厂就业,公益岗位倾斜……据了解,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后就业能力明显提升,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实现了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搬迁群众收入水平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为了减轻贫困群众新生活的负担,一些地方尽可能照顾搬迁群众多年来的吃菜习惯等生活方式,减少生活开支。如大岗子镇政府拿出3.8公顷土地建设26栋大棚,给7个村用作集中种植蔬菜的菜园子。由各村自行安排,合理种植,免费分给群众。既满足了最基本的日常吃菜需求,解决了“吃菜难”的问题,又增加了上楼群众的劳动锻炼机会。

适应生活还需社区搭桥

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区农村的群众,开始搬迁小区时,受传统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影响,大部分人难以适应新生活。尤其是老年人的不适应表现更为明显,有的老人冲水马桶不会用,有的电视信号不会调……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大青沟镇凤龙店村82岁的王大爷,刚迁新居时每次就厕蹲便需要半个小时,曾有一段时间每次方便需得去距小区200多米外的公厕。

同时,一些群众未适应小区的居住要求,沿袭着垃圾乱扔、车辆乱停等不良习惯,给社区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

易地扶贫搬迁之后,如何让群众尽快融入社区,享受搬迁后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成为社区治理的首要课题。

“我们加强社区新民风的宣讲,发现问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陕西省汉阴县紫云南郡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红霞表示,安置小区的治理首先是要提升搬迁群众的集体意识。为此,紫云南郡社区多次组织了对搬迁群众的培训、宣讲。

配强社区力量,加强组织建设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的必然之路。采取“培养+培训、内选+外聘、下派+兼职”等办法,大青沟镇政府选聘从事过组织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到社区任党总支书记,积极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制度,搬迁村的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组织发动广大党员积极认领义务岗位,成立了1个总支3个支部9个党小组的“1+3+9”组织体系。

同时,大青沟镇从完善楼栋党建体系入手,把“党小组建立在网格上”,实行“1个网格+1支团队”的“1+1”网格党小组模式,全社区52栋楼组建了9个网格党小组,9名党员带领52名群众组成的9个服务团队,为搬迁户提供了随时联系、民生服务、矛盾化解等服务,促进了社区和谐。

通过公益、文艺活动增加居民间的互动,是社区构建共同体的有效方式。在大青沟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恩泽苑社区,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各搬迁村配合,组建志愿者之家服务队、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队、社区中老年人文艺队、社区物业服务中心、爱心超市等,为居民提供“无缝隙”服务。同时,推行“五岗认领”机制,根据党员爱好和志愿服务意向,为其量身设计岗位,引导网格群众参与网格活动,互帮互助,积极有效地参与楼栋管理服务。

“我们积极组织广场舞、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加。” 张红霞表示,这些形式不仅丰富了居民的夜生活,也使得不同楼栋的居民渐渐熟悉,社区的氛围也热闹了起来。编辑:徐希才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