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党建扶贫托起富农强村路

2020-09-08 09:59
来源:半月谈网

一个豆角炖肉、一个清炒南瓜,这是斯琴格日乐和女儿为一家子人做的午餐。即使生活条件比起以前有大大的改善,斯琴格日乐也始终保持着简朴的习惯。在她眼里,几个最简单的菜,也比以往更加好吃,因为铁锅土灶换成了现代化的家电,油烟机、智能灶、微波炉、消毒柜应有尽有。不仅厨房如此,从地板到天花板、从客厅到卧室,斯琴格日乐的家早已焕然一新。

2016年,通过危房改造政策扶持,原本居住在风雨飘摇之中的斯琴格日乐一家如愿搬进了新房,享受着现代化的装修和家电带来的便利生活。而如今,家庭中又加入了几位新成员——五头牛。这五头茁壮的牛很是争气,帮助斯琴格日乐家顺利脱贫。就这样,一座现代化的房屋,一家人齐聚一堂,斯琴格日乐一家在珠日河牧场呼和塔拉分场过着平静而充实的日子。

珠日河牧场呼和塔拉分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距离通辽市90公里。在市民眼中,珠日河牧场是风景秀丽、山好水好的“草原氧吧”,但曾经在世居于此的村民眼中,这里只是个地贫人穷的小村庄。该场在2014年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村,全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分场经济以传统农牧业生产为主,增收渠道狭窄,六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的不断深入、帮扶政策的逐渐完善,分场在国网蒙东电力检修公司的包联帮扶下,通过精准施策、党建引领、结对帮扶的方式,走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党支部+信用社+贫困户” 精准施策促脱贫

当国网蒙东电力扶贫调研组走进呼和塔拉分场时,草原的风正轻柔地吹拂,50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永祥正在给自家的牛割草,牛棚内的几只牛偶尔甩一甩尾巴,抬眼看看天,耳朵上的保险编码牌在阳光下闪着亮光,偶尔还发出几声舒服的叫声。

前些年,由于儿女都在上学,双倍的学费开支让本就不富裕的陈永祥一家雪上加霜,日子过的紧巴巴的。现如今,在扶贫干部帮助下,他找到了合适的脱贫门路。

据来自国网蒙东检修公司的驻村第一书记任玺介绍,呼和塔拉分场草场资源丰富,大力发展养殖业是保障致富的金点子。而为了助力决胜脱贫攻坚之战,呼和塔拉分场因地制宜,由党支部牵头,在信用社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无息贷款。这一笔贷款将被用于购买基础母牛,基础母牛繁殖,次年幼崽长大,每头牛能卖到1万多元的好价钱。同时,为了在养殖过程中降低风险,有效降低农民经济损失,增强农民发展养殖业的信心。党支部还为贫困户们联系了保险公司,如果投保牲畜在养殖过程中死亡,即可获得全额赔偿,这就意味着从一头牛的购买到最终卖出,村民们只需要交80元,其余的都有国家替他们买单,以最大限度降低贫困户的养殖风险,为贫困户脱贫攻坚助力。

陈永祥便是政策之下受益的贫困户之一,他说:“我家里有6头牛、30多只鸡,现在每天就是出门给牛割半天草,农忙时给地浇浇水,再在自家院子里种点菜,一年的养殖收入加上各类补助,去年一年下来纯收入达到4万2千元,这日子啊是越过越好了。”

说起自家的庭院,陈永祥的爱人孟令霞也是忍不住笑意,活了大半辈子,只知道田里可以种菜,没想到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看准了村民家里用来堆放杂物的院子,开始发展“庭院经济”,帮助贫困户改造庭院,村民们可以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一些蔬菜,豆角、西红柿、辣椒、大葱。无息贷款买来的种子,经过精心的伺候长出鲜嫩欲滴的蔬菜,不仅能满足自己家的日常吃食,富余的还能拿到市场上去卖,给自己的小家增加一些收入。而仅仅花费村民们一些闲暇的精力的蔬菜,为呼和塔拉分场村民们实现了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的卓越成果。

党建引领 量身定做助力精准脱贫

在珠日河牧场呼和塔拉分场党建会议室,一场党支部会议正在进行。为了把人民的期待变成行动,带领村民们切实脱贫致富,呼和塔拉分场的党支部成员们坚定信念,为呼和塔拉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努力。

通过合力召开会议和反复讨论协商,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围绕脱贫目标,对危房改造、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民生帮扶等任务项目进行立项分解,反复研讨。按照“领导联村、干部帮户、网格管理、时限倒逼、奖惩挂钩”的原则,建立工作责任机制,推行项目任务责任清单管理,每周一安排、每旬一小结、每月“回头看”。在呼和塔拉的脱贫攻坚战中,党支部成员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形成了合力攻坚的领导责任体系。

会议的召开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任玺对我们说,每家贫困户,各有各的资源和“短板”,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扶贫干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贫困村和贫困户找准问题、找准出路。对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党支部整合党建力量、集中优势兵力,严格落实一户一档制度,出重拳打通脱贫攻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走进脱贫户王青龙家里,他小心翼翼地把抽屉里妥善安放的扶贫手册找出来给工作人员核实,墙上的“明白卡”简洁明了的记录着王青龙的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收入信息、“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家庭享受帮扶措施等详细情况。

“知道你们经常会来核实信息,我把扶贫手册都放在最好拿的地方,方便你们确定信息。”扶贫手册的内页由于经常有工作人员核对翻阅,边缘已经微微卷起,王青龙说,这本小小的册子是他脱贫的宝典,每个月工作人员都会上门核查,帮助王青龙不错过每一项国家的优惠政策,让像他这样的贫困户从心底到钱包里,都有了鼓鼓囊囊的底气。

扶贫手册记录翔实,然而党支部依旧坚持每月上门拜访,核查政策落实情况,“再回头”确定扶贫信息、确保政策落实。一户一档制度就这样在党支部成员的每一次走访和调研中不断完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党支部克服万难,把每一本贫困户的经都读懂、读透,因地制宜为贫困户们制定帮扶计划,实现呼和塔拉全民脱贫。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在脱贫攻坚战下,扶贫、扶志、扶智一个都不能少,一台电脑,几个板凳,脱贫攻坚工作队的驻地空间并不是很大,村民们却都争相赶来听课。早在一个月前,呼和塔拉党支部就开展了网络培训,给村民们提供学习的途径,家里有电脑的在家里看,没有电脑的,宁愿走上一段长长的路,也要及时在工作队的驻地好好学习。用村民们的话来说,“现在走几步,就是为以后致富铺路呢!” 。

同时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在分场脱贫的基础上实现致富,扶贫工作队以农村需要、市场需求及实现就业为导向,实地开展入户培训,定期组织网课培训帮助其掌握致富门路和技术。从科学种地到养牛妙招,从育儿秘方到电工培训,一门门课程的开设广泛受到村民的欢迎,在学习中帮助贫困户们实现了脱贫。 

党员+贫困户 结对帮扶认“穷亲” 

“因病和因学,是村子里出现贫困人口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4成和2成以上。”呼和塔拉分场场长色音白拉说,目前村里依靠产业扶持全覆盖,2019年已实现整村脱贫。但党支部经过入户走访调研,掌握每户人员身体健康及种养殖情况后发现,还需重点防治因病、因灾返贫的风险。

呼和塔拉分场决定引入社会力量,联手巩固扶贫成果。通过努力,该分场38户“正常脱贫户”与政府单位、市直单位及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党员同志“结对认亲”。呼和塔拉分场党支部书记额尔敦白乙拉说:“有了各单位的一对一精准帮扶,这些正常脱贫户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在村头,任玺正在给楮素芬讲着体检的好处,大娘握着手里任玺递过来的体检卡,还有些不好意思:“幸亏去年你们上门给我们宣传医保政策,可是给我们家省了一大笔钱啊。”

在农村,许多人知道自己有慢性病,曾经吃过药,只不过吃一段时间发现身体状况有所好转,就把药物停了,楮素芬和老伴张宝华就是其中之一。楮素芬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老伴张宝华长期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长期靠着吃药维系,但是两人一年药费加起来就要4000元,吃不起药成为了楮素芬一家面临的现实难题。

 “以前嫌看病贵,舍不得吃药,现在在健康帮扶政策的帮助下,我们一家办理了家庭医生签约看病送药服务,吃药不花钱了,新农合参保每年也减免了100元参保费,我的病情得到明显好转,还把名额分给我让我去免费体检,真是感谢政府和党支部的帮助。”

据了解,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任玺从通辽市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为贫困户申请到了免费体检卡40张,总价值1万5千多元。通过精准发放体检卡,为解决贫困户“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贡献了实际力量。

暑期接近尾声,开学季亦是“助学季”,来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安树杰家中,孩子正在和家人在玉米地里干活。安树杰是今年村里的新大学生之一,考上了内蒙古商贸学院。从考上大学起,小杰一家就在为学费发愁,他的学费也一直是家里最大的负担。“母亲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姐姐在家里照看母亲,家里的唯一劳动力就是父亲,由于家里的收入有限,父母经常为我的的学费发愁。”小杰说,“一家人省吃俭用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大学毕业后能有好的发展,现在学费问题是我们家最大的困难。”

经过党支部的入户摸底核实,为了防止安树杰家因学返贫,帮助安树杰顺利完成学业,驻村工作队前往安树杰家宣贯国家资助和教育扶贫政策,帮助安树杰整理办理教育扶贫助学资金申请材料。审批通过后,安树杰每年都能拿到1万块钱的国家帮扶资金,有效防止了脱贫家庭因学返贫的问题。

任玺说:“为了最大限度的巩固脱贫成果,我们秉持着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加大对脱贫‘不稳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力度,一旦发现因病、因灾返贫的苗头,就及时介入帮扶,确保脱贫成果‘不打折’。”(郝怡然)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