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江西铜鼓县:让贫困劳动力端稳“饭碗”

2020-08-19 09:22
来源:半月谈网

今年以来,江西省铜鼓县紧盯就业形势变化,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主动担当作为,精准施策,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促进了全县贫困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截至7月底,全县已就业贫困劳动力4799人,占全县贫困劳动力总数的82.1%;未脱贫户中,已就业贫困劳动力204人,占未脱贫户贫困劳动力总数的66.7%,有就业意愿未脱贫贫困劳动力实现全部就业。

一、统筹推进“一盘棋”。统筹谋划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把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作为乡镇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一是真抓。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靠前指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牵头主抓。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铜鼓县推进就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做好就业扶贫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县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就业扶贫工作推进会,确保了就业扶贫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二是实改。按照中央、省、市巡视巡察反馈意见和梳理列出的问题清单,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逐条逐项提出了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工作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施了台账管理,严格销号落实。目前有关就业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均已整改到位。比如,针对扶贫专岗设置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制订了《扶贫专岗管理办法》,并新增岗位42个,主要向贫困劳动力较多的村和深度贫困户倾斜。三是严督。县人社局成立了3个督导小组,分别由一名副局长带队,每月至少一次深入乡(镇)村,尤其是深度贫困村,分片挂点督导就业扶贫工作。对照就业扶贫督查内容(4大项23小项)进行查漏补缺,分类建好台账,完善台账内容,防止缺项漏项;对照中央、省、市各级巡视巡察暗访,省际交叉检查,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以及审计中暴露出就业扶贫方面的问题,严格督查督办,要求改到位、改彻底,防止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四是创新。县人社局作为全县就业扶贫工程牵头单位,我们针对因家庭困难而“断保”的贫困劳动力,研究制定了《铜鼓县贫困劳动力“助保贷款”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为贫困劳动力托起“养老梦”。全县共有58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办理了助保贷款,其中32人已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养老金。现年65岁的永宁镇江头村神坑组贫困户帅学文,原在企业务工,下岗后无力缴交社保,去年5月,他贷款3万元,将多年的旧欠还清了,现在每月领取养老金1023元。

二、用好政策“大礼包”。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是稳岗就业的“定海神针”,企业有活力,就业才有保证。为让企业“轻装上阵”,帮助暂时性经营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引导企业不裁员、少减员,铜鼓县充分用足用好政策“红包”,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好政策第一时间落到企业的“碗”里,防止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一是积极贯彻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截至7月底,铜鼓县共对206家企业减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944万元,对172家企业减免工伤保险费41万元,对127家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19万元。累计减免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三险”共1004万元。二是积极落实稳岗返还补贴政策。对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对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应返尽返,目前已为84家企业1583人落实稳岗补贴65.5万元。三是积极鼓励新建扶贫车间。对认定的新建扶贫车间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2万元。扶贫车间每吸纳一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给予1200-2200元补贴,新增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按新增人数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用工补贴。按规定开展岗前培训、以工代训的,分别给予每人500元、每人每月300元的补贴。疫情期间,全县扶贫车间(工业企业)共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83人,发放吸纳就业补贴4.96万元。四是积极落实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截止7月底,共为12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740万元,其中财政贴息贷款3180万元。通过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落地的速度,实现了惠企政策效力最大化,激发了企业稳岗位、谋发展的动力。

三、广开渠道“造饭碗”。“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也是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转变的关键一招。铜鼓县针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响亮提出“只要不挑不拣,保证三天上岗”。一是组织外出务工返岗一批。目前全县在外务工贫困劳动力1597人,已申领一次性交通补贴1345人、66.9万元。疫情期间,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的方式,先后组织6趟包车,从“车门”直达“厂门”,帮助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安全有序返岗。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开展跨区域有组织劳务输出的,按照每成功推荐一名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按规定落实每人300元的就业服务补助。二是扶贫车间(工业企业)吸纳一批。引导贫困劳动力到扶贫车间务工,对与扶贫车间签订劳动合同、稳定务工6个月以上的,自务工第7个月起给予200元/人/月务工补贴。目前扶贫车间(工业企业)共吸纳127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其中11个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91人。扶贫车间的建设,满足了一部分贫困劳动力“务工就在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实现了就地脱贫。大塅镇双红村是全县贫困户人数最多的深度贫困村,2018年10月,江西铜业集团投入293万元扶贫资金,帮助该村援建了扶贫车间双红笋厂,今年加工鲜笋100万公斤,实现利润6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6个,其中12名为本村贫困劳动力。“这个扶贫车间建得好,就像是给双红村留下了一只会生‘金蛋’的母鸡”。双红村党支部书记廖庆仁说。三是政府兜底安置一批。对确实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半劳力弱劳力,落实兜底安置措施。全县先后开发了一批保洁环卫、生态护林、公路养护、乡村水管、护河护湖、劳动协管、纠纷调解、农家书屋管理等扶贫专岗,共安置贫困劳动力976人。其中人社开发427个,林业、残联、水利等部门开发332个,乡镇自主开发217个。扶贫专岗统一由乡镇公开招聘、考核管理,岗位补贴统一提高到400元/月,护林员专岗补贴为800元/月。所有扶贫专岗贫困劳动力在岗期间由县人社部门为其购买100元一份的人身意外保险。四是扶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带动一批。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并给予创业贷款扶持。2016年以来,全县已对100名贫困劳动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6万元。排埠镇青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观书,2018年5月贷款6万元发展山羊养殖,现在山羊存栏发展到140多只,成为全县的养羊大户之一。贫困户销售自家生产经营的农副产品,可获得销售收入15%的产业奖补,年度内最高补助2000元。今年上半年,全县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额达到1020万元,惠及1220户贫困户。

四、织密就业“服务网”。充分发挥县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乡镇劳动保障所、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作用,建立常态化岗位信息与需求对接平台,实现无缝对接。一是开展“双线招聘”。积极打造线上就业推介平台。充分利用“江西就业扶贫码”、“铜鼓就业网”线上就业推介平台开展网上招聘活动。每周组织20余家企业发布网络招聘信息,推送政策信息,有针对性提供扶贫岗位,开展点对点服务。就业扶贫码开通以来,我县的点击率达5万余次,人均点击量达8.5次。有26名贫困劳动力通过线上服务找到了工作;积极打造线下就业服务平台。引进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开展跨省劳务协作。疫情期间分别到各乡镇召开现场招聘会12场,与长沙蓝思科技、南昌欧威光、长沙娃哈哈等企业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开展劳务协作,目前已输出122名贫困劳动力到这些企业务工。现年45岁的排埠镇永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代钢,2个小孩均患有严重的癫痫症,因小孩治病负债10多万元。去年8月,他参加了县人社局在县城西湖广场举办的就业扶贫招聘会,免费登记后,被介绍到上市公司湖南长沙蓝思科技喷漆车间上班,月收入6700多元,缴纳个税58元,从贫困户变身为纳税户。二是搞好结对帮扶。县人社局13名科级干部分片对全县124户未脱贫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进行结对就业帮扶,每人结对联系9-10户。确保了有就业意愿未脱贫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对全县边缘户的154个劳动力进行跟踪帮扶,安排专人每月调度、掌握他们的就业状况,对有就业意愿的及时提供就业帮扶。三是强化台账管理。依托全县各乡镇人社平台以及驻村工作队,对贫困劳动力进行实地走访,逐一调查核实,将全县5845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部登记造册,纳入实名制管理。建立了五个工作台账,即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摸底调查台账、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摸底调查台账、就业扶贫专岗台账、扶贫车间台账、交通补贴台账。全面掌握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就业去向、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等,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增强了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抓好技能培训。根据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清单,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的方式,贫困群众想学什么就培训什么。今年已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123人次,主要是种养技术、母婴护理、电子商务等。现年33岁的港口乡华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美红,2019年报名参加了由县人社局和港口乡政府共同组织的赴湖南浏阳绘画培训班,经过半年的培训,她的绘画水平达到了画室的要求,正式成为农民画师,现在每月绘画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铜鼓县人社局:陈兆发  罗勇)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