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贫困户圆了“小车梦”

2020-06-23 17:14
来源:半月谈网

5月27日,江西省贵溪市文坊镇西窑村贫困户鲁晨,从鹰潭市开回一辆价值7万的小车。崭新漂亮的小车往他家院子里一停,左邻右舍都来贺喜。鲁晨高兴地说:“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祖祖辈辈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天天与泥土打交道的‘泥腿子’,前几年连饭都吃不饱,现在还能有自己的小车。这次从鹰潭开车回西窑村,只用了1个小时20多分钟,以后回家看外公外婆就更方便了。”

鲁晨一家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5口人,外公鲁金龙,72岁,有高血压,无劳动力;外婆汪雪兰,67岁,残疾,无劳动力。以前,全家仅靠种2亩薄田和砍毛竹卖钱度日,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有时还要从邻居家借米,衣服都是大家送的旧衣服,家里非常贫困。在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在当地政府和帮扶干部的真心帮助下,借着劳务经济的东风,父母伍宏长和鲁凤英夫妇到厦门务工,鲁晨到鹰潭务工,并在2018年就脱贫了。

脱贫后,一家人干劲更大,近几年每年纯收入达7万余元,彻底改善了家庭条件,脱贫致富奔小康。日子越来越红火,鲁晨一家决定购买一辆小车,方便回家。

近年来,在第一书记周明的带领下,西窑村千方百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把村里白茶、光伏、民宿扶贫项目作为发展重点。并因户施策量体裁衣,鼓励贫困户发展养牛、养猪、养鸡和种植优质稻等自主产业,帮助解决贫困户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引导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贫困户年劳务收入40余万元。对于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在村集体经济项目中设置公益性岗位,就近就地就业。2018年西窑村顺利摘除省级贫困村帽子,2019年全村59户贫困户提前1年全部实现脱贫。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随着贫困户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圆‘小车梦’,以更加豪迈的步伐奔向小康。”周明感慨地说。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