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扶贫路上,让梦想照进现实

2020-04-29 14:45
来源:半月谈网

走过25个乡镇,100个村;

帮扶将近9000多户贫困户;

……

至碧桂园对口帮扶兴国县以来,与帮扶群众、帮扶乡镇共成长,在扶贫路上,让梦想照进现实。

大山深处 生计艰难

兴国县郑枫村距离兴国县城82公里,全村面积33平方千米,山地丘陵面积占90%以上,人均耕地不足1亩。交通极为不便,典型的偏远山区。

张瑞珍是易地搬迁户,父亲因中风生活无法自理。家中4个儿女,大女儿13岁,二儿子12岁,三女儿9岁,四女儿5岁。孩子一天天长大,分别都面临上学问题。因村里小学只能读到4年级,郑枫村距离南坑乡15公里,路程较远为了省些钱妻子李小兰就在南坑乡租了一间房,照顾几个孩子的衣食住行,两周回一次家。而作为家里唯一的主要劳动力,张瑞珍即没有技术也不会骑车,维持生计十分艰难。

一路艰辛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张瑞珍家住在大山深处,因四面环山家人有时候还会受到野兽的攻击,了解到此情形,2019年郑枫村村委会给张瑞珍立档,并且资助援建了红砖房让张瑞珍一家人有了一个像样的家。张瑞珍感动的说“政府补贴给我22000元,门窗、铁棚、家具都是政府补贴帮助,连粉刷都是,而我自己一点钱都没有。”

有了像样的新家,但是微薄的收入要维持生活依然艰难。2019年碧桂园兴国扶贫部通过郑枫村第一书记李南阳了解到张瑞珍情况后,同年11月开始进行扶贫帮扶行动。得知张瑞珍家子女多,已经面临上学问题,碧桂园为其子女提供光华助学金,2019年全年共捐赠助学金4000元,耕地补助632.8元,将妻子李小兰纳入“九员三岗”公益岗位,每月500元,让张瑞珍一家能获得基础的生活保障。

不能选择的出身用努力改变人生

2019年底兴赣高速的工程路段修到了村边,这个消息对于村民来是一个带来新收入来源的好消息。张瑞珍马上在工地上找到了一份水泥工的工作,工地杂活也都干,尽管是体力活每天奔波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但却能给生活带来一些改变。

由于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工程暂时还未复工,这无疑给张瑞珍一家的生活带了新的打击。2020年4月17日,碧桂园兴国扶贫干部再次探望张瑞珍一家,带去了20个蜂箱,红薯和山药苗40余斤。在往年帮扶行动中有些贫困户的住处也是周围环山,山里植被较多适合蜜蜂生长,资助蜂箱产蜂蜜,售卖蜂蜜给一些贫困户带去不错的收入。扶贫干部现场教授他养殖蜜蜂的方法和采蜜技术,这些蜂箱能在端午节之前产出的第一批蜂蜜,为张瑞珍一家增加家庭收入,剩余的农作物苗可供他用于四季种植。

闲下来时扶贫干部问起张瑞珍的工作,关切地对他说:“如果复工后回到工地,一定要多注意工地施工安全。” 他感叹着回答:“现在算是有个工作了,每天坐工友的摩托车去工地,一忙就是一整天。想想家里还有4个小孩、妻子、老父亲,现在有了政府和企业的帮扶,我已经算是很幸运了,我没有文化不能偷懒。如果复工了在工地上也会特别注意工地安全,我不能倒下!我没有办法改变我的出身,但是趁我身体还算健康,努力一点负担起家里,才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帮助。”说着张瑞珍眼里泛着泪花。碧桂园兴国扶贫办干部吉荣握住张瑞珍的手说:“今年我们还是会一直帮扶你们,你们不用担心,有党和政府在,你一定会越来越好!”

告别穷日子,过上好日子,老百姓思之盼之。碧桂园兴国扶贫干部用最暖的心,解答着最难的题。几年艰辛扶贫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为扶贫真情投入解民忧;几年无悔扶贫路,声声嘱咐,句句关怀,换来村民们日渐鼓起来的钱袋子……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