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江城--合川
合川因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而得名,更因钓鱼城保卫战改变欧亚战场格局而闻名;合川区位优势明显,是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进入重庆的第一站,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合川位于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中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寸滩保税港区40分钟车程,城际动车至重庆城区25分钟,至成都1个半小时。212国道、110省道、204省道、渝武高速公路、渝广高速公路和襄渝铁路、兰渝铁路纵贯南北,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和遂渝快速铁路横穿东西,是通往陕西、甘肃等地的交通要道和通往川东北、渝西北的交通枢纽。三江航道里程320公里,渠江及嘉陵江草街至利泽航道可常年通航1000吨级船舶。
近年来,合川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贯彻落实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聚焦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加强与智能制造发达地区的沟通联系,推进与智能制造领域企业务实合作,大力培育智能产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广智能化运用,加快推动“合川制造”向“合川创造”“合川智造”转变。
水秀三江 古韵合川
抓大数据促智能化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两年,志在打造重庆乃至中国信息安全产业高地的重庆合川,先行先试,抢占高点,一跃成为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热点区域。
尤其是在当今逐浪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大潮中,合川正在重塑产业新格局,增添发展新动能,引领智慧新生活,一组组骄人数据跃入眼帘。
2019年,合川大力发展智能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城完成一期建设,重庆首个信息安全产业研究院、重庆信息安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国家新一代网络与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落户合川,360网络安全协同创新产业基地一期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
依托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高质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聚焦工业园区天顶、草街、南溪“三大组团”,提质提速发展以汽摩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以信息安全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以药品及医疗器械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2019年,工业投资完成176亿元,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鼓励支持企业建设“智能车间”“数字工厂”,完善智能制造产业链和创新链,积极推动“合川制造”向“合川智造”转变。截至目前,对129家企业实施了智能化改造,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7家、科技型企业315家、规上
合川信息安全产业蓬勃发展
工业企业19家。同时,该区还围绕增强农村发展、市场主体“两个活力”,提升社会治理、行政服务“两个能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承担的21项国家级和市级改革试点任务有序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等10项改革做法被中央“一台三报三刊”采用或表彰。
抓大开放促国际化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据合川区招商投资局资料显示,2019年全区招商引资协议资金617亿元,到位资金20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大局,主动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贸合作优势,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合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具体做法是:夯实平台、畅通交通、优化环境。
谋划推动天顶组团与两江新区融合发展,巧借开放平台推动“合川造”通关出海。依托中欧班列(重庆)入渝第一站优势,加快建设重庆铁路货运枢纽、九大港区之一的渭沱综合物流产业园,全面促进口岸经济发展。共推共建嘉陵江生态经济示范带,深化合(川)南(充)广(安)遂(宁)合作。
抢抓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机遇,加快构建“两个格局”“两个环线”(对外形成与主城交通同城化布局、通过铁路公路水路融入大交通“两个格局”,对内形成城周一环线和贯通东南西北的二环线“两个环线”)。7条总投资超280亿元的高速公路纳入全市交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三环高速天顶互通提前两年通车,合长高速、合安高速、合璧津高速、渝广高速支线加快建设。合川西环线、钱双高速、渝武高速扩能、二郎经龙多山至太和快速干道建设有序推进。
大力扶持外贸企业发展,培育壮大外贸群体,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外贸备案企业逐年增多。依托恒芯天际、博琨瀚威等重点项目,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2019年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增长34.9%。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10家。
全面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放管服”改革,2019年为企业兑现政策资金243.17亿元、减免税费23.57亿元,综合施策降低企业用气用电等要素成本4667万元,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7600万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着眼做大增量、做优存量,深入开展“三计划一行动”(上市企业培养支持计划、优质存量企业成长支持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支持计划和政企互动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和“10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大会战”,研究出台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措施30条,在全覆盖走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础上,重点开展50家骨干企业精准服务,大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推动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抓大保护促绿色化 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作为重庆北大门的合川,近年来紧紧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来实施具体行动,在规划上科学有序,在实施中落地落实,坚持“科学、前瞻、人本、绿色、创新、刚性、智慧”的原则。在刚编制完成不久的至2035年的城乡总体规划中,合川区对“生活品质、经济质量、人居环境、城市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科学的规划,以此早日实现“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强化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思想。”合川区相关负责人在谈到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方面的事例时介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21.5平方公里,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管控,依法依规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稳步推进三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护岸、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新增营造林32万亩。
在处理污染物防治方面。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和提标改造(日污水处理能力由5万吨提升至8万吨),持续推进城镇雨污管网、沿江排水口整治,实现建制镇和集聚人口1000人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为93.7%、82%。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25户以上集聚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78.3%,畜禽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达82%,代表重庆迎接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第三方评估检查。嘉陵江、渠江、涪江水质总体达到Ⅱ类。
在对环境监督管理方面。扎实推进“河长制”,深化跨界河流共治共享,探索跳出水体抓水质、跳出河段抓联动、跳出部门抓共治的“三个跳出来”实践路径,在全市率先构建形成“186”河长制工作体系,2018年获评水利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单位”。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制度,坚持对环保违法行为“零容忍”。切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制定出台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加大领导干部考核“环保分”权重。在30个镇街成立环保机构,构建起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环境监管网络。
抓大城乡促融合化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合川区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影响城市形象的基础设施、城市环境、道路交通等问题,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首要任务来抓,按照“方便城市管理,方便市民生活”的总体要求,以“美化、亮化、绿化”为主线,强化城市管理基础工作,实施了包括断头路、人行过街设施、公厕、垃圾站、停车场、菜市场、文体设施等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品质的追求。
在此基础上,该区还统筹抓好乡村振兴,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努力实现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等相互融合、协同发展。
在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方面:合川区大力推进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前不久,东津沱滨江公园西半段、花滩市政北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建成开放。资料显示,近两年该区新增城市绿地58万平方米;完成11个单体楼院“六有六无”改造;整治违法建筑11.5万平方米;依托数字城管平台解决问题3万余件,城区主次干道照明设施完好率和亮灯率均达98%以上。
在乡村振兴方面:合川区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近年来,共投入1.7亿元推进“一镇两村”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稳定粮油生猪、提升蔬菜水果、发展生态渔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度达42.44%。2019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17.6亿元、增长3.5%。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方略,聚焦10个脱贫村、2个区级困难村和“插花式”贫困,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2018年,全区7721户贫困户22792人全部实现脱贫。
在整治人居环境方面:合川区以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标本,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坚持垃圾分类处理,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行政村达90%。近两年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1368公里,完成4.2万户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全区“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覆盖率达100%,新增村庄绿化面积10公顷,创建绿色示范村庄31个。
抓大文旅促品质化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统筹保护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脉,以大文旅增强城市发展能级、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合川区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和标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让优秀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深度发掘保护利用各类遗址、遗迹、遗产,推动各类文化遗产全面融入旅游线路。
据悉,一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合川钓鱼城景区旅游发展,并多次对钓鱼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出明确要求。为更好传播钓鱼城的历史文化和历史价值,将钓鱼城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合川区于2017年启动了创建工作。近日,钓鱼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个提档升级项目——钓鱼城游客中心及停车场改造工程已经开工。预计在今后的6个月时间里,还将陆续开工建设后山改造、绿化景观改造等9个提档升级项目,并在2020年5月底前基本完工,为钓鱼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合川区还组织发起《嘉陵江》大型纪录片拍摄,推动成立嘉陵江国际旅游文化产业联盟,合力打造嘉陵江文化旅游产业带和绿色经济联盟。深化人文交流合作,通过举办首届嘉陵江国际文化旅游节、龙舟世界杯和中华龙舟大赛、钓鱼城申遗国际学术会议等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参与全市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获评“最佳效果奖”,极大提升了合川区域形象、城市形象、旅游形象。(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