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员 于晓泉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共和国武装力量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珍爱和平、守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屈辱史与奋斗史深刻昭示: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力量作支撑,一个民族的复兴伟业必须以坚实的军事保障为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擘画强军蓝图、推进改革强军,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强国梦的实现筑牢了军事根基。
休戚与共,军弱则国必衰,国富才能军强。
以历史为镜鉴,军弱则国必衰。无论是“将帅贪婪、士卒懈怠”的绿营兵,还是“惟知骑马走狗、不知读书习武”的八旗军,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屈辱史与军队不断走向衰弱休戚相关。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地缘、兵力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清军一败涂地;1900年,不足2万人的八国联军,战胜了拱卫京畿的十多万清军。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与列强签订了900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平均约每月一个。“和约”越签越多,而和平与安全却越来越少。这些惨痛的历史事实警示,没有强大的军队守护,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强国梦无从谈起。
装备方队接受检阅 刘续 摄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浴血奋战,彻底结束了百年屈辱史。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始终是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定捍卫者,为国家建设发展创造了长期稳定的安全环境。
以现实为映照,国富才能军强。从陆海空天的有形战场,到电磁信息的无形战场,这次阅兵亮相的武器装备展示了人民军队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巨大成就。国家经济实力是国防实力的坚实后盾。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到2024年达到134.9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以东风系列导弹、国产航母等为代表的众多高精尖武器陆续列装,正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国家综合实力日益提升的生动体现。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改革强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
梦想照进现实,强军使命催征。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先后进行了13次比较大的改革,部队规模、体制编制不断调整,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决定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仅4个月后,习近平主席决策成立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并担任组长。
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拉开大幕。
教练机梯队接受检阅 朱峥 摄
——率先开展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贯彻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总原则,打破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构建起“中央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中央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立起人民军队新的“四梁八柱”。
——压茬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调整优化结构、发展新型力量、理顺重大比例关系、压减数量规模……军事力量体系的整体性革命性重塑,改变了长期以来陆战型、国土防御型的力量结构和兵力布势,人民军队加快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全面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彻底改变以往零敲碎打的做法,打破过去按照司、政、后、装等工作领域立法的格局,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形成军队党的建设制度、军事力量运用政策制度、军事力量建设政策制度、军事管理政策制度“四大板块”。
——深入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结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化武警部队跨军地改革,推进公安现役部队改革,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实施空管体制改革,成立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打造现代国防动员力量体系……
改革,始终在路上。今天,我军继续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推动改革强军向纵深推进,不断夺取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新胜利。
矢志筑梦,强军事业与强国进程“同频共振”。
强国梦蕴含强军梦,强军梦支撑强国梦。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摆在国家安全之屏障、事业发展之依托的战略位置来谋划和部署,锚定强军目标,确保强军事业始终与强国进程“同频共振”。
强固党指挥枪的根本优势。强军兴军,关键在党。习近平主席强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我军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面向未来,要全面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根本保障。
扭住能打胜仗的根本指向。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树牢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把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创新战略战术和战法打法,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
汇聚强军兴军的巨大能量。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是强军兴军的重要保证。要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始终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要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严肃各项纪律,用铁的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要厚植强军文化的根和魂,培塑政治忠诚,强化励志铸魂,培育战斗精神,提升强军文化对战斗力的贡献率。
伟大梦想凝聚奋斗力量,光荣使命砥砺勇毅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实现强军梦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实现强国梦提供了安全保障。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深入推进强军事业,不断提升军队战斗力,以强军梦筑牢强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