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城市工作怎么干

2025-08-14 10:37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孙清清

7月14日至15日,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指明了方向、划定了重点。一系列新论断、新提法,为我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提供了思想和实践指南。

把握历史方位 推进“内涵式发展”

城市发展不进则退,深刻影响着一域的兴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城市发展的“时与势”正发生深刻变化。时隔10年,“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层面进行专门研究部署。

会议首先系统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上升至2024年的67%,城镇人口由7.2亿增加到9.4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近1.1万公里……一项项硬指标,勾勒出一幅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壮阔画卷。

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 李嘉南 摄

进入新方位,站在新起点,会议分析我国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其中一个论断引人瞩目——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城市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过去一段时期,有的城市无序扩张,内卷式、摊大饼式发展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产业同质化等问题凸显。

“杭州为什么能长出‘六小龙’?”“城市更新,如何更宜居、韧性、智慧?”一个个网络热议的城市之问,直击城市“内涵”,背后是公众对所居城市的生活品质、就业创业、生态环境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10年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已强调城市发展“内涵”——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这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并提出“五个转变、五个更加”: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一些城市已在行动。如上海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在紧凑的空间里腾挪,“见缝插绿”推进口袋公园建设;郑州推进城区老旧厂房、老街区改造,变“工业锈带”为“城市秀场”,打造50多个网红打卡地、20余条特色商业街区,年吸引游客近1亿人次。

确定目标定位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这次会议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明确“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6方面内涵,并部署7方面重点任务,即“一个优化、六个建设”,共同构成“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鲜明要素和基本内涵。

“一个优化”,即“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六个建设”,即“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就是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如何。

为了群众的“安居梦”,新时代以来,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开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800多万套,有效解决1.7亿人的住房问题。聚焦“一老一小”,“十四五”期间,我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高到64.6%,在300多个地级市和人口大县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我国实施开展高质量城市更新、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等一系列举措,城市发展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以系统思维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告别“摊大饼”式扩张,实施“存量提质增效”,该如何应变求变?此次会议给出了“路线图”: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做好城市工作,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从“加强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到“为广大市民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再到“高度关注‘一老一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托幼一体服务”……此次会议一项项具体部署看似微小,却浓缩着“国之大者”。

随着新版《住宅项目规范》开始施行,多地积极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好房子”建设,山东、山西、江苏、湖北等地发布专门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工作方案等。一些地方“第四代住宅”销售火爆,公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可见一斑。

内涵式发展,呼唤“潜绩”而非“显绩”。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里子”和“面子”一样重要。“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统筹城市防洪体系和内涝治理”……此次会议一系列涉及“里子”的具体部署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河南深入实施城市更新重点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完整社区建设为牵引,推进城市更新重点工程,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将实现“里子、面子”“空间、业态”同步“焕新”。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城市能级跃升。每一座城市实现能级跃升、脱颖而出,都离不开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中原农谷、武汉光谷、合肥声谷、太原晋创谷……近年来,一些地方根据各自资源禀赋,通过改革创新打造出一个个城市地标,实现错位发展,不仅持续增强城市发展动能,也全面塑造城市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