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暖心!品一品“谐音梗”背后的政务服务

2021-03-11 12:4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郝菁)“粤省事”“浙里办”“苏服办”“渝快办”……从南方到北方,各地政务服务平台的“大名”特色鲜明,动感十足。在接地气的“谐音”取名背后,老百姓更欢迎的是政府部门实在暖心的服务。

听!“谐音梗”政务服务平台们来了!

“谐音梗”很暖心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谐音自古以来就有诸多妙用。广东的“粤省事”、浙江的“浙里办”、江苏的“苏服办”、江西的“赣服通”、广西的“壮掌柜”、湖北的“鄂汇办”、重庆的“渝快办”、天津的“津心办”、湖南的“新湘事成”、内蒙古的“蒙速办”、贵州的“贵人服务”……这些“谐音”名字不仅有趣好记,更让大家感受到了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暖心态度。

政务服务平台取名“谐音梗”也收获了不少网友的认同和赞扬,在微博上,#当官方也开始玩谐音梗#的话题曾一度登上热搜,各地网友将所在省份的政务服务平台名称进行比拼,截至目前围绕这个话题的讨论已有1.7亿次。

来自江苏的网友张女士告诉记者,江苏政务服务平台一改严肃称呼,成为现在的“苏服办”,通过谐音命名让人耳目一新、记忆深刻,“苏服办”念出时会心一笑,感觉政务服务也有了“暖心温度”。

记者了解到,2019年5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以国家平台为总枢纽,联通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6个国务院部门平台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一张网”初步建成。各地不断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从“线下跑”向“网上办”、“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显著增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借力数据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各地“健康码”取名“谐音梗”操作的背后也寄托了政务服务美好的期望,上海的“随申码”、安徽的“安康码”、南京的“宁归来”、泰州的“祥泰码”……目前,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支撑能力,各地绝大多数“健康码”已全国互认,基本实现了“一码通行”。

“谐音梗”不断上新

随着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各地政务服务方式不断上新, “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一批政务服务“新词汇”频频登场。这些服务推动了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通过让“信息多跑路”,实现了百姓和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无缝隙”“无差异”“一站式”的政务服务。

“一件事”服务事项是典型的百姓需求导向。浙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总抓手推进“一件事”模式,目前“浙里办”APP上线运行了40项“一件事”。西安政务服务推出“出生一件事”“毕业一件事”“结婚一件事”“退休一件事”“身后一件事”等公民全生命周期的20个主题服务。江苏开设了综合政务服务“旗舰店”,鼓励各地在全省统一平台上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市县“百货式旗舰店”,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社保、医疗、卫生、教育等服务“琳琅满目”,切实减少了群众跑动次数,节省了办事等待的时间。

“谐音梗”升级再发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这为各地政务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将以全域性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加快打造“网上随时办、大厅就近办、办事更便捷”的“一网通办”模式,推动“一网通办”改革成效向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延伸,促进政务服务普惠化、均等化、便捷化,持续提升群众企业办事获得感。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支撑能力和“数字政府”的整体赋能,江苏省下一步将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聚焦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新技术融合应用,进一步深化“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提升“不见面审批(服务)”的影响力。

“以民为本、勇立潮头”,多地表示,下一步要结合群众企业最需要的政务服务需求,把“谐音梗”背后的美好愿景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视频脚本及制作:郝菁 

插画绘制:张云峥

配音:任玮玮、卞亦文、项咏梅、张利、郝菁、杨盛麟、王宇静、陈奥、周智星、翁晔、张蕴、谢章清、杨启、暨东、周鸾、赵永刚、吴丛司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