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时政讲解>正文

宪法修改如何体现新时代的需要?

2018-05-23 14:56
来源:半月谈网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五个修正案。今年为什么要修宪?理由如果用一句话表述,就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上层建筑的宪法,必须反映新时代经济基础的要求,适应新时代国家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宪,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宪,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既有利于增强这一思想的权威性,增强全中国人民的核心意识,从而保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国家发展与改革的强有力领导,也有利于明确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的凝聚力。

在宪法总纲中增写“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的力度。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长期执政的执政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宪法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角度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进行规定,首先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时代的目标和任务的需要。新时代的目标和任务关涉中华民族的复兴,关涉“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的实现。要完成这样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必须有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其次,这一规定是我们向世人宣示“四个自信”,特别是制度自信的需要。我国宪法总纲第一条确立了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有必要向我国全体人民和国际社会进一步明确宣示,这一国体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再次,这一规定是总结和坚持我国改革开放40年基本经验的需要。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和成绩。我们取得这些成就和成绩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这次修宪在宪法总纲中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基本经验的总结和明确,表明了我们将长期坚持这一经验的决心和态度。

通过宪法确立新发展理念和推进“五大文明”的国家发展目标和任务。

新发展理念和“五大文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和推进的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一方面,新发展理念是实现发展这一“第一要务”的需要:在当今时代,没有创新、开放,就不可能发展;没有绿色、共享,就不可能可持续发展;没有“五大文明”的协调推进,就不可能科学发展。另一方面,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愿望的需要。人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小康以后,最大的愿望体现在绿色的环境、和谐的社会关系等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方面的需求。

在国家机构中增设监察委员会,确立新的反腐败机制,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2018年宪法修正案单设一节,专门对监察委员会作出规定。这一节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贯彻和体现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精神,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覆盖,继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其二是保证监察委员会有效行使反腐败的职责、职权。宪法确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国家的监察机关,并赋予其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的权力,主要目的即在于有力保障各级监察机关高效履行反腐败职责,从而保证党中央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监察体系目标的实现。其三是保证监察委员会依法、正确地行使反腐败的职责职权。为此,宪法修正案一方面规定对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其他国家机关必须配合,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另一方面对监察机关行使职权又设定一定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特别是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时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机制),以避免其滥用权力,导致冤假错案。(姜明安 作者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常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