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适应、减缓极端气候

2020-06-10 09:47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高敬

2011年11月11日,在泰国曼谷,一名男子注视着被洪水淹没的街道。新华社法新

不久前,南极洲西摩岛上的气象站记录测出20.75℃,令人们不禁担忧南极物种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这种担忧不只涉及遥远的两极地区,更存在于你我身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必须清醒面对极端天气频发、自然灾害增多的事实。与其担忧恐惧,不如学习适应它、减缓它。

阴影笼罩:全球“高烧”无人能置身事外

你可能留意过这些新闻——

2019年6月,热浪席卷欧洲和美国西部。欧洲平均气温为1910年以来最高,法国南部一城市最高气温达45.9℃,创下法国气象观测史上最高气温纪录。同一时期,地处青藏高原的我国拉萨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标志着拉萨自1955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首次入夏。

2019年下半年,高温少雨又导致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燃烧数月,数亿只动物因此死亡。

2019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比常年同期偏少五成,提前进入枯水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伏秋连旱,造成部分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2020年以来,从东非的肯尼亚到南亚的巴基斯坦,异常气象条件导致沙漠蝗虫肆虐,严重威胁当地乃至全世界的粮食安全。

这些相距遥远状况不同的气象灾害,背后都笼罩着气候变化的阴影。

全球变暖是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3月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2010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

世界哪怕只增温1℃,都会给全球生物带来难以承受之重。

气候变暖带来干旱、洪涝、高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若灾害强度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还会带来海平面上升、冰川消退、水资源短缺加剧、农业减产日趋严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正高级工程师肖潺表示,中国气候同样呈现出升温趋势。1951年以来,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24℃。近50年来,中国年平均雨日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小雨日数减少比较明显,暴雨日数反而增加。小雨日数减少,意味着干旱风险的增加,而暴雨日数增加,则表示洪水、城市内涝风险增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西部大多数冰川呈现退缩趋势。气温升高导致冰川与冰盖融化、陆地水储量变化,我国沿海近7年的海平面均处于1980年以来的高位。

当务之急:认清灾害规律,重视科技防御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是摆在人类面前最直接、最紧迫的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说,自然灾害可以通过研究掌握规律进行预测。提高自然灾害的应急应变能力,必须依靠科技。因此,提高社会各界对自然灾害的科学认识,树立正确的应对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之一,水土资源不匹配的特点造成了水旱灾害发生频率高,对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防灾减灾要两端发力。一方面,应对灾害离不开及时准确的气象观测和气象预报。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中国气象部门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在预报方面,气象部门已建立现代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实现滚动发布从分钟、小时、逐日到月、季、年预报预测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两端发力的另一方面,是提高全社会对气象类自然灾害的科学认识。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表示,要落实相关政策,真正实现国家制定的防灾减灾目标,公众自觉参与意义重大。

事实证明,面对自然灾害时,只有更多人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具备防灾减灾救灾科学知识和能力,并且能够自觉防灾、避险自救,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与其祈祷灾害不要发生,不如想想怎么将房子盖得更牢固,有什么办法能在灾害中活下来……认清灾害、科学应对,我们的灾难防御能力就前进了一大步。

谋划长远:两大对策缺一不可

除了应对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减缓和适应缺一不可。

动植物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速度,似乎比人类要快一些。

今年早些时候有报道称,在经历了大概率的“最暖冬季”后,世界各地的熊提前一个多月结束了冬眠;科研人员还发现,北半球春季返青期一直在提前。

作为人类,我们也应该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全球适应委员会2019年9月发布《现在适应: 全球呼吁气候韧性领导力》报告,提出开展气候适应行动可以带来“三重红利”:避免未来潜在的损失;通过创新产生可观的经济收益;带来额外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在津巴布韦,农民选择种植耐旱型玉米,每公顷玉米地的收成比传统玉米高出600公斤。作为全球海拔最低的国家之一,荷兰大片陆地海拔在海平面以下,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风险。荷兰的河道扩容项目(Room for the River)对堤坝进行改造,拓宽河道,在河中建立新的休闲小岛,不仅有效减缓洪灾带来的影响,还增加了新的休闲空间。

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这都是人类为了适应气候变化挑战做出的努力。在一些专家看来,南水北调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三北防护林带、海绵城市建设等,都可以看作是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实践。

专家建议,不同地区需要采取相应的适应措施。如在东北地区,可采用冬麦北移、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等措施,利用变暖的有利条件,促进粮食生产;在华东、华南的沿海地区,根据海平面上升趋势,逐步提高沿海防潮设施的等级标准,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

要努力适应气候变化,更要做出积极的努力,使气候变化的脚步慢一些,再慢一些。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一直在努力。近年来,中国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已经提前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然而,减排更需要的是国际社会共同携手,作出更实际有效的努力。

每个人都可以为减排作出一份努力。

尽量使用电子通信,而不是印刷品;较短的旅行,尽量选择火车来代替汽车和飞机;尽量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购买当地生产的食品和饮料……

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金钥匙。

责任编辑:常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