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强身健体,给乡村政治生态开四个“良方”

2018-06-27 09:12
来源:半月谈网
推进乡村振兴,让基层党组织功能回归政治本原是关键。只有把党的建设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积极营造适应乡村振兴的政治生态,才能真正推动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优化乡村政治生态,必须打造运转高效的治理体系

要正确处理镇村之间的博弈。自20世纪80年代村民自治制度实行以来,农村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但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乡镇当“甩手掌柜”、村民当“吃瓜群众”、村官不好管、群众上访多等现象突出。因此,必须强化乡镇对村级事务的监管,让村干部清白干事。

要正确厘清村两委之间的关系。村委会、村支部关系不顺、权责不清是制约村民自治、影响村级政治生态的瓶颈所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再次明确了二者在农村治理中的定位,即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工作实行政治领导,村委会必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行使自治权。

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一定是以村民为主体的治理体系。以往,由于自治监督的缺失,出现了一些失序情况,村民自治变为村干部自治。在这种情况下,村干部拉票贿选、谋取不正当利益,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对公共财务公共事务不参与不支持,一旦涉及村民利益,就可能出现村民非理性抵抗、群体性上访事件,严重影响农村振兴和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引导村民有序参与农村发展事务,不断健全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同时,选优配强村干部,以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助推村级治理水平的提升。

优化乡村政治生态,必须重塑水乳交融的干群关系

民生工作越是贴近群众实际需求,越是为群众雪中送炭,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就越大。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推广普及医联体建设,积极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既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又提升了人民整体健康水平。

结合农村实际,临淄区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入手,实施了粮食生产“政府代种”、旱厕改造等10个全覆盖, 满足了群众更深层次的需求。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从民生“痛点”中找“药方”,扎实解决好群众的切肤之痛、当务之急,才能最大程度赢得民心、获得点赞。

优化乡村政治生态,必须建强载体阵地

目前,不少村级场所存在硬件缺失、软件不力的问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有阵地、无活动”的现象。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以党建有形阵地占领群众思想无形阵地,就必须对村级场所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并通过制度的形式,对“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代办群众事务等事项严肃要求、严格考核、严厉问责。

临淄区开展村居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程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加强村级场所建设和实际效用,严格村干部坐班制度,并延伸服务功能,增强辐射能力。

优化乡村政治生态,必须完善科学长效的压力机制

当前,村级党员群众的法治意识、民主观念、发展意愿日益增强,基层工作逐步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利益差异化、问题复杂化等特点,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利益关系和联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配套衔接、务实高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压力机制。

从村级组织层面来看,目前普遍采取的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召开会议、个别走访等形式,较为疲软,容易导致结果片面失真,很难从根本上激发村级组织的内生动力。对此,应当通过实施党建、民生、村集体经济项目等村级重大工程,让村级组织成员有一个干事创业、大展身手的舞台。

临淄区每年对村级组织工作进行观摩点评,每村必到、每街必看,实名评议、现场排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考核指标全部量化、细化,让基层在创建工作中有目标、有参考、有标准。

从普通党员层面来看,部分农村党员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不强,表率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与普通群众没什么区别。对此,临淄区借鉴医学查体理念,创新了“党性体检”模式,建设党性教育体检中心,规范设置“初心唤醒、对照自检、党性会诊、初心康复”的功能模块,组织基层党员定期到党性教育体检中心“量压把脉”。通过“一申三评一登记”(即初次申请登记、日常考评、民主评议、党支部评定、党员定期登记)机制,对评定为不合格的党员,党组织对其进行限期改正、劝其退党和党内除名等组织处置。(宋振波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常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