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段羡菊、向志强、卢羡婷
“桂林是一座山水甲天下的旅游名城。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呵护好。”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桂林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被誉为“山水之城”的桂林,宜人风光与厚重历史交融激荡,铸就了城市开放、包容、自信的气质。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桂林厚植生态绿脉,传承文化根脉,以创新奋进之姿,谱写山水之城的当代华章。
在桂林象鼻山景区一带,游客乘船游览漓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刘峥 摄)
守护:永驻“诗和远方”
行走在桂林的街头巷陌,淡雅的桂花香,弥漫在蜿蜒的林荫步道和别致的亭台水榭间;极目远望,漓江上烟波浩渺,群山若隐若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桂林山水的美丽雄奇。
在漓江边、榕湖畔,择一处小店,品一盏茗茶,读一本好书,来一场畅谈……是许多桂林人的生活常态。“桂林人的自信,是‘诗和远方’就在家乡的底气。”土生土长的桂林人李舒说。
从唐代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到清人陈元龙的“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从齐白石、徐悲鸿的桂林图卷到“漓江画派”的形成,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将由衷赞美化为千古名作,不断将桂林的山水文化推向极致。
位于桂林市龙隐岩内的桂海碑林,现存有唐代至民国摩崖石刻210余件,并收藏和陈列有桂林历代石刻精品拓片及历代散碑、石雕。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作家梁衡在《永远的桂林》中这样写道:像桂林山水一样珍贵的是桂林人与自然相契合的精神。
伏龙洲是漓江的一座江心岛,过去岛上的居民主要从事餐饮业,小岛上遍布鱼餐馆。为了呵护好漓江的美丽山水,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市坚持实施最严格的执法管控措施,逐步拆除漓江城市段洲岛全部鱼餐馆,外迁安置岛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年逾古稀的黄岗是最早搬离伏龙洲的岛民之一,如今一家6口住进了城里的商品房。黄岗经常回伏龙洲转转,眼看曾经居住的地方变成了生态公园,绿树成荫、白鹭来栖,他感慨万千:“只有保护好母亲河,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好。”
生态修复改造后的漓江伏龙洲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今天,生活在漓江两岸的350多万儿女,格外珍惜这块山水宝地。桂林坚持生态立市,持续推进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自2022年起,将每年4月25日定为“漓江保护日”,守护漓江成为桂林儿女的行动自觉。
“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也是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那份山水文化情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说。
传承:诠释智慧与顽强
灵渠,位于桂林市兴安县境内,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公元前219年,为统一南方百越部落,监御史禄受秦始皇派遣在湘水和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以此为粮道和行军通道。
几经寒暑,一套构造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大功告成。这条运河不仅打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而且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了各族人民的往来。桂林由此成为“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条被后人称为“灵渠”的人工运河也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这是位于桂林兴安县的灵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跨越2000多年,灵渠依然发挥着灌溉及排洪、生态补水等功能。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胡亚安说:“灵渠巧妙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体现了古代先进的航运技术和水利技术,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给后世带来无限启迪。”
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锻造了桂林人的智慧品格;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磨砺了桂林人的英勇顽强。
1934年底,中央红军长征过桂北,打响了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一战——湘江战役。数万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重伤被俘的红34师师长陈树湘,撕开腹部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英勇顽强的红军战士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感天动地。
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的油画《陈树湘》前,党员们聆听讲解员讲述陈树湘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故事。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受红军精神感召,桂北群众有的就地参军,有的冒着风险给红军带路,有的收敛红军烈士遗体,就地安葬……“铭记历史,发扬红军精神和长征精神”的信念,一直深植在桂北人民心间。
心怀信念,以笔为枪、以文聚力,文化的火种也曾在桂林这片热土燃烧。
1938年至1944年间,数以万计的爱国文人云集桂林,这里成为著名的“抗战文化城”。1944年春,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史称“西南剧展”)在桂林发起,来自全国的30多个戏剧团体,用87部剧目、170多场演出,奏响了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的时代强音。
80年后的春夏之交,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在桂林拉开帷幕,全国戏剧界再次相聚在八桂大地,回顾峥嵘岁月,向“西南剧展”和伟大民族精神致敬。
“桂林是一座温婉的山水之城,但在重要的历史时刻,却展现出血性刚烈的一面,这是先人的智慧与顽强精神在这里交融与传承形成的城市底气。”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唐凌说。
热血洒处,山河一新。
位于桂北地区的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突破湘江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而今,老山界山脚下的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鸟语花香、溪水潺潺,一栋栋精致的小楼房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昔日地势险峻、资源贫瘠的老山界旧貌换新颜。
“我们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不认命、不服输,依靠红色故事、自然资源和民族特色发展旅游业,用自己的双手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村民邓凤志说,他开的民宿每到旅游旺季总被订满,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赋能:激活经济发展动能
仲秋的傍晚,皎洁的月光洒在阳朔县田家河与漓江交汇处的沙洲上,山峰隐现,竹林轻吟,一张竹筏渐渐入画,身着蓑衣的漓江人提着斑驳的渔灯,“刘三姐”立在船头唱着山歌……
以水为台,以山为幕,以壮族民间传说“歌仙”刘三姐为原型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公演20年,依然经久不衰。
20世纪60年代初,集合了桂林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山歌文化等元素的电影《刘三姐》一经上映便引起极大轰动。2004年,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公演再获成功,并开创了中国旅游实景演出先河。
《印象·刘三姐》演出现场。(程鹏程 摄)
近年来,桂林深入挖掘刘三姐的文化底蕴与时代价值,不断推动刘三姐文化品牌迭代升级。2019年,刘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馆在“印象·刘三姐”园区落成,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习近平总书记在桂林考察调研时,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新使命新要求。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桂林全力以赴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2023年9月,《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复,为桂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做好山水大文章,必须主动思变谋变求变。桂林以文化赋能经济,激活发展新动力,推动自然禀赋与历史人文、城市建设相融合。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龙脊梯田的大寨村把种田变成“种风景”,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
大寨村村民潘凤兰(中)在她家民宿外和两位德国游客交流(6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在阳朔县兴坪古镇,黄昏的黄布滩最是热闹,旅拍的人儿熙熙攘攘,曾经以打鱼为生的渔民改行成了“鱼模”,渔网、渔灯、竹筏,也从昔日的生产工具变成了场景道具。
不断“上新”的文化新场景、新业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另一种富有吸引力的“软环境”。
融创文旅城、古宋城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高端文旅项目落户桂林,休闲度假、特色民宿、体育健身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华为、比亚迪、格力电器等一批知名企业进驻桂林,深科技、领益智造、阳天电子等公司的产值超百亿元项目在桂林投产……
引才聚智的“强磁场”为城市转型升级注入新鲜血液,桂林国际化、年轻态的城市形象持续提升。
高水平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桂林艺术节等重大活动;随着国际航线陆续开通续航,72/144小时过境免签、入境支付便利化等政策加持,入境游市场快速升温;依托千年古运河,桂林获得2026年世界运河大会举办权……走向世界级旅游城市,桂林蹄疾步稳。
“桂林山水甲天下”。新时代,热情好客、自信开放的桂林,正奋力修炼“内功”、向新而生,构筑主客共享的美好空间,打造你我向往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