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丰美、森林繁茂,广阔的湖泊边是低矮的小草本,不远处则有高大的松、桦、栎,海拔较高处有冷杉和云杉,较低处生长有楝科等一些喜热的阔叶树种。这是今天亚热带山地的常见景象。很难想象,如今已是高寒草甸景观的青藏高原中部,曾经也有着这样的生态环境。
青藏高原中部2400万年前生态景观重建图。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供图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宇飞团队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团队及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刘晓东团队合作,对2600万年至160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中部气候研究发现,这里当时已经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季风气候。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创新》上。
研究团队告诉记者,他们引入现代亚洲季风降水指标的概念与标准,利用高原中部伦坡拉盆地地层剖面中采集的花粉,重建了当地2600万年至1600万年前的温度与降水数据。数据显示,当时高原中部夏季和冬季降水的差值,约为240毫米至540毫米,夏季降水在年降水中的占比约为40%至60%,这和如今我国河南南部,安徽、湖北、江苏北部等亚洲季风区域的降水情况类似。
“当时高原中部海拔比现在低1000多米,来自印度洋的季风可以翻越群山、抵达高原腹地。丰沛的水汽带来了大的湖泊和繁茂的针阔混交林。”中科院植物所博士谢淦说。
是什么影响了青藏高原中部成为季风区?科学家发现,除了当时青藏高原的高度,地理位置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研究点所在的高原中部,2500万年前的位置比今天偏南约9至10个纬度,换算成直线距离约1000公里,这导致了当时当地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季风气候的出现。而随着高原的隆升和北移,季风渐渐无法“攀上”高原中部,导致今天当地已由受季风影响区转变为非季风区。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王宇飞介绍,现在的亚洲季风,是与青藏高原的抬升历史密切关联的。此次研究将现代亚洲季风的概念和降水指标引入到对古季风的界定与研究中,为理解亚洲季风的早期演化和驱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记者金地、董瑞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