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珍稀动植物保护三道难题

2021-03-17 11:01
来源:半月谈网

江西省余干县康山垦殖场的候鸟巡护队队员在工作 彭昭之 摄

半月谈记者 刘智强 魏一骏 熊家林 杨思琪

近年来,我国在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上不断发力,成效显著。不过,受利益驱使,盗猎盗采情况仍时有发生。源头管控人力不足、基层执法专业性欠缺、专业人才培养乏力等难题,成为制约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更大进展的短板。

盗采盗猎屡打不绝

2020年2月,贵州遵义市余庆县森林公安局组织民警对辖区开展拉网式巡查,在位于该县白泥镇满溪村的一家药材收购店,现场查获野生动物死体94头(只),总涉案价值10万余元,其中3只红腹锦鸡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类似案件不时可见。

除了野生动物贩卖暗流涌动,珍稀野生植物同样成为不法分子盗伐、盗采的目标。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曾成功侦办一起非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件,涉案植物300余株。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学科带头人严善春告诉半月谈记者,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屡打不绝的原因,主要是利润丰厚和需求旺盛。

面临三道难题

受访基层干部和专家认为,基层野生动植物保护仍面临以下难题。

一是野生动植物源头管控人力不足。贵州省森林公安局政委单桢厚说,目前源头管控主要靠“人防”,主力是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和生态护林员,但人员匮乏问题长期存在。江西省吉安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吴富贵说,长期野外工作、全天候待命的性质决定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任务重、责任大、风险高。严善春介绍,黑龙江省基层林业干部月工资两三千元,发展空间受限,工作缺乏吸引力。

二是基层执法专业性相对欠缺。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林业局局长侯庆荣说,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植物识别、认定专业性强,基层执法部门具备这方面专门知识的人员较少,许多案件需要聘请专家协助办理,但专家拒绝协助办案情况时有发生。吴富贵介绍,吉安全市现有32名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人员,平均年龄48周岁,大专以上学历人员7人,相关专业人员仅1人。

三是依托高校为基层培养专业人才较为乏力。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长冉景丞说,贵州大学林学院过去设有野生动植物保护专业,但近几年却“砍掉了”。严善春也表示,高校培养的相关专业人才越来越少,且本科毕业生只有一部分选择到林业部门工作,研究生毕业后到基层的更是凤毛麟角。

筑牢“第一道防线”

受访人士建议,多举措补齐人力人才短板,筑牢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第一道防线”。

单桢厚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整合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木材检查、森林防火、植物检疫等行政执法职能及机构,分别在省市县三级林业主管部门组建林业行政综合执法总队、支队、大队。同时,优化生态护林员管理考核方式,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减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同时,注重基层保护队伍专业性建设。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局副局长唐培荣说,当地55个编制空了11个,建议出台相关扶持激励政策,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贵州省森林公安局刑侦处处长刘军建议,加大对森林公安民警开展野生动植物专门知识培训的力度,不断提升一线民警履职能力。

地方相关部门可与大专院校合作,定期定编定岗,委托院校培养野生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廖景平说,识别物种人才在全国、全球都是奇缺,原因之一在于对相关专业本硕博学位考核评价指标要求较为苛刻,导致传统分类学人才越来越少。严善春建议,在科研评价和项目资助上,向植物分类鉴定研究等方面倾斜。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