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到祁阳来看新田园

2020-02-04 10:30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柳王敏 张晓迎

湘江之滨,湖南祁阳县茅竹镇三家村,6000余亩集中连片的蔬菜和花卉种植基地,扮靓了乡村。“村子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前景看好。”三家村村干部马春生说。

近年来,祁阳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路。

昔日“脏乱差”,如今“洁净美”

统一样式的房屋建筑,整齐划一的农家菜园,房前屋后道路清洁干净,集中居住区有一体化智能污水处理设备……这是半月谈记者在祁阳县观音滩镇八尺村看到的农村面貌。

“我们村在湘江之滨,之前村民环保意识差,垃圾随地乱扔,污水直排入江,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村里想要发展也很困难。”八尺村村主任吴先祥说。

作为百万人口大县的祁阳,农村人口占比较多,建设无规划、环境脏乱差等,成为农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最大难点。

祁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詹国平表示,实施乡村振兴,要保证群众能有生态宜居的环境,祁阳县实施“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即拆除危房空心房,改水、改厕,种树、种花、种果,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取得了明显实效。

截至2019年底,祁阳县改水8.9万户,落实饮用水源保护310处,清运积存垃圾8.4万吨,清除路障 4.7万处,建设小游园170个,乡村营林、造林20万余亩等。

乡村美化带动综合发展

受访对象表示,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增加了群众对村集体的认同意识,有助于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同时助推了乡风文明建设,实现了乡村可持续发展。

观音滩镇镇长刘建飞表示,多年来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缺乏,垃圾和污水得不到统一处理,如今加强整治后,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垃圾由村集中清理,同时修建了游道和公共休闲区域,“以建促改,大家都会自觉来维护环境,慢慢培养起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祁阳县探索“县统筹、镇负责、村为主”工作机制,明确村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乡村治理等九大类重点工作中唱主角、当主力、抓主动。“以村为主,为村集体赋能,落实村级责任就要为老百姓多做事,激发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祁阳县肖家镇龙凼村村支书刘福元说。

半月谈记者走访了解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农村综合发展提供了契机,在部分乡村,旅游观光、规模化种植、生态康养等已成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法宝。“只有美化环境,改善卫生,改变落后的面貌,才能让乡村实现长线发展。”马春生说。

祁阳县大村甸镇五塘冲村号召村民在房前屋后种花、种草、种树,以家庭美带动村庄美,“和”“孝”“德”等元素的宣传标语,成了村里的亮丽风景。“乡村美起来了,文化也慢慢丰富,大家都要遵守和维护。”65岁的当地村民黄新朝说。

实现持久美丽还需破解难题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群众安居乐业,还需在农业产业发展,转变农民发展思维,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部分受访基层干部表示,长期以来,农村散养家禽和牲畜,卫生状况堪忧,不少问题需要反复做群众工作才能推进。“加强教育和引导很重要,如何规范养殖,改厕带来哪些便利,我们都必须跟群众反复讲清楚。”茅竹镇党委书记于浩说。

依靠湘江环绕的地理区位优势,八尺村在2016年探索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并建设了相关旅游设施,2017年7月因湘江特大洪水,苦心打造的不少项目毁于一旦,如今还没有恢复。“发展农业风险大,需要有实力的人投资。”吴先祥说,政策上也应予以支持,实现风险分摊、稳定发展。

此外,不少村干部表示,乡村发展最为关键的还是人才。要吸引人才下乡,鼓励青年返乡,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只有这样,美丽乡村才能持久美丽下去。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