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生态建设引领 古田“一抹红”走出深山

2019-10-10 09:3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前夕,记者来到革命圣地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干部群众说,70年间古田发生巨变:交通四通八达,红色旅游和培训蓬勃发展、青山绿水正变成“金山银山”。以古田为代表的众多革命老区,因地制宜,发力红色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下一步发展仍需补足旅游产品同质化、人才缺乏等短板,有效提升红色资源保护开发水平。

让红色“溜”出大山

时空距离的缩短,让深山中的古田那“一抹红”走了出来,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前来,红色旅游红红火火。“近几年,古田5A级景区游客数快速增长,2019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25.5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3.64亿元,” 古田镇镇长李德坤说。

曾经,交通是制约古田发展的最大因素。新中国成立后,古田长期只有一条“九曲十八弯”盘山公路和外界相连,开车到龙岩市区要近2小时;十几年前高速公路通车,这一时间缩短到了40分钟;今年底,一条快速通道即将竣工,届时从古田到龙岩市区仅需20分钟。

更令老区人民欣喜的是,2015年,赣瑞龙铁路通车,镇上迎来了“动车时代”,古田融入了全国高铁网络,和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古田会议会址游人如织,“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大字十分醒目,处处红旗飘扬,喜庆氛围浓厚。镇上的干部群众正在热火朝天地排练十多个歌舞节目。

“大家是发自内心地开心,我们古田70周年的巨变,正是共和国巨变的缩影!”上杭县委副书记、古田镇党委书记邱伟勤说,红色小镇上每天都发生着变化,不光红色“底色”更加鲜艳,良好的绿色生态也正成为古田发展的新源泉。

在古田会议会址旁的“红古田”商店,红军公仔、革命元素小挂件、红色诗词书签等创意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不时有人进店选购。商店负责人、八甲村民廖宗福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不用外出,在自己家门口就有很多就业机会,我前年辞去龙岩一家企业的工作,回到古田开店,推广红色文化,现在每天店里平均营业额有4000元。”

记者了解到,随着古田红色培训、红色旅游不断做大做强,古田干部学院、古田会议纪念馆、古田会址景区等至少为当地提供了上千个直接的就业岗位。

在古田镇五龙村,记者见到了返乡创业青年廖炎河。放弃了大城市稳定工作的他选择回乡推广黄酒文化。经过一次次的实验,如今,他的酿酒工艺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开的淘宝店上的黄酒不仅卖得好,还带动了村里电商的发展。“年轻人越来越多,小镇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他说。

古田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曾汉辉告诉记者,不论是旅游业,还是红色培训产业,走出深山的古田正“大有作为”。仅去年至今,古田干部学院就已经培训近6万人次,还带动了古田周边的红色景点成为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红色资源不断得到挖掘。此外,古田镇位于梅花山麓,生态环境十分优良,近年来,随着“红色”+“绿色”的双重优势,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好生态正成为古田的“后发优势”。

走进主打红色培训的古田(吴地)红军小镇,青山绿水中,居民楼的墙体上绘上了红色文化标语、漫画等。随着红色教育的兴起,如今几乎每天都有学员前来体验红军当年行军作战的生活。走在被称作“铸魂路”的村道上,听着耳畔响起的红色歌曲,通过红军哨所、生态停车场、映山红花堂、铸魂路、红军阅兵台、铸魂广场等地,广大学员和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1929年红军的生产、生活和革命斗争场景,通过党性教育实践体验,带领大家回顾那段峥嵘岁月、感受古田会议的光芒。

“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和民居原貌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加入红色文化元素的设计理念来,打造整个小镇。”古田(吴地)小镇工作人员说。

如今的古田,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溪水清澈见底。在古田经营特色农场的许国丰告诉记者,自己正是因为这里的好生态才来投资。“古田种出来的蔬菜瓜果品质高、干净无污染,价格平均比一般市场价高出50%。” 许国丰说。

深植红色基因 敢“破”敢“立”

记者采访发现,不论哪个时期,古田一直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敢于探索,创造出了许多响当当的工作品牌和独具特色的“古田经验”。

“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生态乡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古田镇拥有着一批高含金量的荣誉。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无不折射出古田干部群众创先争优的气魄。

2017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满意派出所”荣誉称号的古田派出所具有全省首个基层派出所党支部,在全省首创了“党建铸魂工作室”。建所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民警传承红色基因,始终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派出所户籍窗口被誉为“365天不关门的户籍室”;所里首创的女警巡逻服务队被称为“游客的活地图”;集镇不关家门不关店门却平安无事的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作“平安古田现象”……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先锋旗帜。”这是古田法庭大门内一幅醒目的标语。古田法庭只有2名法官和4名工作人员,服务范围却涵盖古田、步云、蛟洋、白砂泮境5个乡镇。多年来无一件被发回重审或重大改判的案件,也从未发生闹访、缠访事件。

敢“破”敢“立”,这是古田会议的精神特质,也融入了古田人民的血脉之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允许农民搞商品流通,办工厂。凭借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敏锐的嗅觉,古田人依托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开始兴办水泥厂。古田赖坊村民赖永兴当年组织18户农民,办起了全省第一家农民股份制企业——年产1万吨的友谊水泥厂。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这个福建闽西山坳里,“十里山沟百家厂”一度成为蔚为壮观的经济奇迹。1991年,古田镇成为全国老区首个GDP亿元镇,书写了改革开放浓墨重彩的一章。

然而,粗放的资源开发却让曾经的青山绿水不再。古田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选择了守护绿水青山,上世纪末,古田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污”行动,短短几年时间里,所有小水泥、轻钙厂等污染企业治理到位。

苏家坡村80岁的村民雷先春的父亲雷德才是闽西苏区的一名赤卫队员。1986年,雷先春嗅到政策“春风”,办起了全村第一家水泥厂,带领村民致富。如今,他的儿子雷游松依托古田的好山好水,办起了污染低、效益好棘胸蛙养殖场。养殖场位于海拔600米的深山中,接近原始森林状态,流水潺潺,虫鸣鸟叫。“棘胸蛙对成长环境要求很高,必须在干净的山泉水中才能成长。成蛙每斤的市场价120元,生态红利换来了‘真金白银’。” 雷游松说。

“没有发洋财的观念”是《古田会议决议》上的一句话,也镌刻在了古田苏家坡村两委干部的心里。这个小村庄曾经是中共闽西特委所在地。近年来,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畲族村寨建设过程中,没有一个村干部“揽私活”,村里所有项目都是公开的招标,村两委干部自觉践行“回避项目,不参与工程”的承诺,只为项目建设服务。经过几年努力,如今的苏家坡村貌焕然一新,也成为古田镇唯一没有五保户、低保户和贫困户的“三无”村庄,2018年10月,苏家坡民俗小镇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在革命战争年代,古田人为党和军队建设、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重大理论和实践贡献。如今,这片红色圣地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秉持革命光荣传统,为红色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展现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 邱伟勤说。

开发与保护亟待补短板

采访中,不少干部群众也谈到,尽管古田在红色资源开发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和众多红色旅游区一样,发展至今,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人才短缺、开发层次有待提高等问题。亟须在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以及资源整合等方面补短板。

有受访干部说,由于长期地处深山,和不少老区苏区一样,古田的基础设施一直都比较滞后,近年来虽然在上级的关心下硬件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在“软实力”也就是对人才的吸引力方面仍然不足。“很多人才觉得古田的医疗教育资源跟不上,不愿意来工作,我们需要尽快补齐短板,把古田小城镇建设得更好,变得更佳宜居,人才愿意来,留得住,”邱伟勤说。

此外,古田红色资源目前还存在着保护不够、串联不够、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短板。曾汉辉告诉记者,古田集镇周围就有红四军二纵队司令部旧址等红色建筑因为产权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保护。20世纪50年代全镇统计的红军住房还有120多处,目前只剩下十几处。对于这些红色岁月的见证者,应当加大保护力度,守住红色之魂。

还有干部群众认为,虽然古田红色品牌越来越响,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大部分游客来古田,还是直奔古田会议旧址而去,红色旅游不仅深度远远不够,提供的旅游产品层次也不够丰富。古田乃至整个闽西的红色遗迹、红色资源十分丰富,但要“串珠成链”,盘活红色资源,就需要跳出地域限制,将原本分散的资源整合到一起,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旅游产业。

古田红色资源保护与发展管理中心负责人说,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精神财富,但目前对古田会议的精神层面的研究利用还很不够,需要加大对经典文献、革命旧址的研究和发掘,在红色培训、红色教育方面不断扩大古田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刘一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