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大型纪录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体行动、文化旅游考察活动,在陕西凤县嘉陵江源头正式启动。
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理事长胡本钢,著名作家诗人谷安林,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会长杨春光,新华社CNC短视频中心主任、新华社手机电视台台长马宝军,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武弘麟等专家、学者,以及十余家媒体单位,将考察4省市、30余市、区、县,对沿江的经济、社会、文化、产业、生态、旅游资源等深入调研。
据介绍,嘉陵江全长1345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它发源于秦岭之巅,由南向北如一条经线汇入长江。嘉陵江,不仅是古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更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它贯通陕、甘、川、渝4省市的32区县,区位优势明显。
两岸青山,一江绿水。嘉陵江不仅是中国西部生态、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走廊和纽带,更是一个极具影响力、吸引力的世界级文旅品牌。如何将嘉陵江两岸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既是各地的迫切之需,也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大型纪录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体行动是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和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中国生产力学会策划专家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促进会、中央新影国际传媒、亚洲阳光国际传媒,联合新华社手机电视台、重庆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亚洲纪录片网、中国旅游策划网、国际旅游投资网和中央新影国际传媒文化旅游研究院等机构,共同策划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
大型系列纪录片《嘉陵江》,将通过“一题三制”式创新组合,计划拍摄10集超高清纪录片、30-50集微纪录短片以及一部3D纪录电影,以立体的构架,全景展示嘉陵江。探索“纪录片+旅游”的模式,拟在创作《嘉陵江》纪录片的同时,开展一系列以文旅融合为主题的“跨媒体行动”。希望以一条河流为纽带,充分整合文旅资源,助推“嘉陵江文化旅游产业带”和“嘉陵江绿色经济走廊”的形成,成为振兴西部经济,探索、推动河流流域经济快速、联动发展的典范。
据悉,为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组织方精心策划了本次考察采风及媒体宣传活动。组织了30余位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对嘉陵江地区的旅游景观和旅游产业进行考察、调研,通过专家视角、文化视角、媒体视角,来“认知嘉陵江、感知嘉陵江、发现嘉陵江、探秘嘉陵江、宣传嘉陵江、打造嘉陵江”。希望在全景展示嘉陵江的同时,助推“嘉陵江旅游”概念的形成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振兴。
大型纪录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体行动,将联动陕、甘、川、渝4省市的32区县,同心协力,为嘉陵江流域探索“生态发展,绿色崛起”和“构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打造嘉陵江绿色经济走廊”的美好未来铺设桥梁、嫁接纽带,寻找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