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用文学疗愈并祝福

2023-07-27 16:16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艾福梅

宁夏西海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曾经“苦瘠甲天下”,但同时,文学是这块贫瘠土地上的好庄稼。在宁夏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郭文斌看来,西海固的苍茫大地从源头上给予他文学启蒙,让他有了一种审美表达的冲动,并保持精神的向上、向善、向美。

郭文斌在宁夏老年大学给学员上课 杨植森 / 摄 

郭文斌:很多人问我西海固苦不苦?确实苦。我的童年常常出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而且没有书看。

高中毕业,我考上固原师范。本来我会成为一名教师,一篇豆腐块大小的杂文却将自己推向写作事业。选择文学,可能是因为只有文学能满足我生命向上的需求,给我一个没有上限的空间。这就是生命本身的一种表达冲动,就像小时候,站在山顶,呼天喊地一样。

2007年,郭文斌的短篇小说《吉祥如意》摘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11年,他历时12年创作的小说《农历》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不过在最后一轮投票中惜败。

郭文斌:读者对《农历》的欢迎让我欣慰,一些家长还把《农历》作为“童蒙养正”书。银川的刘一然小朋友,今年9岁,在喜马拉雅App上把《农历》朗读了28遍,成为一名读书“小网红”。

郭文斌2004年担任《黄河文学》主编,他确立的办刊宗旨是:办一本能够拿回家让自己小孩看的杂志;办一本能够给读者带来安详的杂志;办一本能够唤醒读者内心温暖、善良、崇高的杂志。该刊还开辟了“文学的干净”专栏。

郭文斌:阅读是最重要的心理暗示媒介。我想通过刊物,倡导一种出版情怀。我提出安详生活观,一部作品要给读者带来祝福,让读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我特别欣赏电影导演刘苗苗说过的一句话:我明知生活中有黑暗,但我就是要告诉观众光明。

郭文斌在写作中突出“文学一定要有祝福的功能”。他在获得茅盾文学奖提名后,谢绝众多出版机构约稿和营利性活动,甚至暂停创作,全身心投入安详生活观的传播和公益事业。

郭文斌:《寻找安详》把我的人生牵引到另一个方向,那就是公益。2012年,我鼓励几位从这本书受益的志愿者,办起“寻找安详小课堂”。但凡有抑郁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来访,我都会介绍他们去上课,通过集体诵读,自我疗愈。没想到效果非常不错。十年的实践,让我渐渐开发出文学和阅读的另一种功能,那就是疗愈,那就是祝福。

也正是看到文学的这种疗愈和祝福作用,我积极向全国捐书,大概捐了八百万码洋(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去过我家的,都知道,那更像是一个图书仓库,一个快递公司。每天,如果不寄几箱书出去,心里就慌,而且一律用特快。患者早一天收到书,早一天看起来,或许就会免于发生意外。因此,每天就像打仗一样,争分夺秒地往外寄书。

很多读者把《农历》《寻找安详》《醒来》作为抗抑郁药,就是因为他们能在书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精神上的支撑。我不敢说我的文字里面有光芒,但是希望至少能点亮他们的心灯。

在开始读书和写作前,郭文斌都要把手机关闭。他努力与刷手机带来的低级快乐进行“对抗”。

郭文斌:只要大家在阅读中找到更高级的精神快乐,刷手机带来的低级快乐自然就引不起兴趣。

在阅读经典之外,我也在很多场合推荐纪录片《记住乡愁》。在作为文字统筹跟着摄制组全国各地跑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因为我生在西海固,地域上还是局限的,《记住乡愁》工程让我知道中国之大、中国之美、中国之厚,那是不一样的。打开一户人家的家谱,那种纵深感和历史感,不要说读,看一下,都不一样。我相信每一位观众都会和我一样,在《记住乡愁》里得到不同的启迪。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