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0日,巴木玉布木背着大包、抱着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新华社记者 周科 摄
冯俊霞
2月2日,一篇《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被中央媒体转发。这篇文章,配发了新华社记者11年前拍摄的一张照片——2010年春运期间,在江西南昌火车站,一位年轻母亲背着巨大的行囊,右手抱着婴儿,左手提着包裹,目光坚毅艰难前行。11年来,这张照片不断被各大媒体引用、转发,被定格为“春运表情”。
不久前,新华社记者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寻找到了这位年轻的母亲——32岁的彝族同胞巴木玉布木。11年来,巴木玉布木历经坎坷。受益于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帮扶下,巴木玉布木一家通过种植烟叶实现了脱贫奔小康。
巴木玉布木的家乡桃园村,平均海拔1500多米,地少坡陡石头多,村民祖祖辈辈靠种玉米、荞麦和土豆为生,每年的收成勉强维持温饱。
大山背后还是山。2009年,已经结婚生娃的巴木玉布木生活在大凉山深处,感到生活看不到希望。想到自己的孩子还将在这片土地上重复着上一辈的生活,她和老公第一次走出大山,去外面打拼。没有文化、不会说普通话,连路标也不认识的巴木玉布木,只能在江西南昌砖厂找到一份下苦力的工作。在南昌的五个月,巴木玉布木也只不过是从茫茫大山走进了“城市森林”,根本无法融入外面的世界。
2010年春节,巴木玉布木背着行囊,抱着生病的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准备回家的时候被新华社记者拍到,但是不会说普通话的她,没有办法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回家后不到半年,照片中巴木玉布木怀抱的孩子因病去世了。
“那时候不知道生活该朝哪个方向走,好像哪个方向都没有出路。我们的房子又黑又矮,漏风又漏雨,也没有挣钱门路,娃娃们每天都只能吃土豆、荞麦,没什么营养。”接通记者电话,提到当年的贫困生活,巴木玉布木这样说道。2014年,巴木玉布木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21年1月22日,身着彝族服饰的巴木玉布木。 新华社记者 周科摄
“自从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我们依托村里烟叶产业优势,为村民种植烟叶协调技术和资金支持,以烟叶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烟草部门每年也会为我们村引水源、修烤房,支持力度非常大。”桃园村村党支部书记沙马告诉记者。烟叶种植是桃园村乃至瓦岩乡的支柱型产业。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烟草部门将烟叶种植计划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在瓦岩乡共投入2033万元修建水池、沟渠、道路、烤房等烟叶生产基础设施。
了解到烟叶种植实行“订单生产”,风险很小,收益稳定,巴木玉布木与丈夫把家里的6亩地全部改种了烟叶。越西县烟草部门烟技员从育苗到移栽,从田管到采收,从烘烤到分级,在烟叶种植的各个环节为巴木玉布木夫妇和其他烟农做好技术指导。经过几年来的认真学习和摸索,巴木玉布木夫妇逐渐摸清种植烟叶的“门道”,种植面积从最初的6亩增加到了24亩,年收入也从几千元增加到了7万多元。
平时农闲时,巴木玉布木夫妻俩还会外出打工挣钱。2020年,巴木玉布木家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其中家庭生产性收入7万元、工资性收入3万元,成功实现了脱贫。他们一家还搬进了干净明亮的新房,新买了电饭煲、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终于过上了他们想象中的幸福生活。巴木玉布木说:“种烟让我挺起了被贫困压弯的腰!”
巴足什铁是桃园村第一批种植烟叶的村民之一,2019年种了50亩烟叶,2020年种了61亩。50多岁的巴足什铁告诉记者:“我们家就是通过种植烟叶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老两口把几个孩子都拉扯长大,看着他们成家立业,去年我最小的儿子在上海当了消防员,我感到生活很有奔头。”
“在我们村乃至我们县,烟草产业都是平稳脱贫、避免返贫、推动发家致富的好产业,让我们彝乡人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驻桃园村第一书记刘剑告诉记者,自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伴随着凉山烟区布局的持续优化调整,桃园村积极争取烟叶种植计划,植烟面积从2015年的1600亩逐步扩大到2021年的2108亩,惠及72户烟农。
巴木玉布木乃至桃园村都只是烟草行业助力脱贫攻坚,支持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时期,当地烟草部门通过烟叶计划倾斜、加大设施建设投入、种植技术培训等措施,带动凉山彝族自治州培养了一大批职业烟农,加快了村民致富的速度,累计实现烟农增收168.4亿元,带动4926户贫困户“当年种烟、当年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