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脱贫攻坚重塑国人精神丨鼓舞信心:冲出山围的劳务队长

2021-01-05 17:04
来源:半月谈网

编者按:

我有一个目标,我可以实现这个目标,我拥有去实现这个目标的自由……作为一种积极的自由,脱贫攻坚让贫困人群摆脱深山密林、悬崖峭壁的禁锢,免于技能匮乏、经验不足的无奈,让他们增长见识,增加才干,有机会站在更多彩的舞台上一展己长。脱贫攻坚,让贫穷者获得成长,有能力战胜前路艰辛,去外面更大的世界追寻自己的理想。

半月谈记者 向定杰

25岁的苗族青年韦金水从未想到,自己会成为家乡红人。

“韦队长?名人啊!”如今,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只要说起他的名字,很多人都会说一句“久闻大名”。4年前的韦金水在当地可不出名,那时一家还过苦日子的他,绝对想不到将来会闯出大山,对自己的人生事业信心满满。

月亮山锁紧门路

云海涌过梯田,苗寨壮美之景令人陶醉。可美景尚不能帮乡亲们致富,韦金水出生的加勉乡污弄村,被一道绵延的月亮山脉紧紧囚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场景,在当地并不鲜见。

在韦金水的记忆里,家里梯田只有8分,稻谷一年不够吃,读书更是奢侈事:“上学路就要走2个小时。因此我小学3年级就开始住校。”“初中一个年级200多人,能上高中的只有七八个。”

山里人渴望通路,渴望与外面的世界相拥。因为生活艰辛,这份渴望更为强烈。上完初中后,韦金水第一次走出大山,到广东佛山讨生活。“第一份工作是在路边找到的,跟着别人学装修、贴瓷砖。”韦金水说,大城市生活开支大,就算自己很努力,每月存下来的钱依然少得可怜。

之后,韦金水的两个小孩相继出生。为了带孩子,韦金水决定留在老家。韦金水一边干农活,一边在周边打零工。尽管起早贪黑、勤俭持家,一家人的日子还是过得苦。“小孩要两块钱买水果糖,我拿不出来,真想哭。”韦金水回忆,那时没有固定工作,缺少稳定收入,缺出路的苦日子让他十分迷茫。

也就在2014年,韦金水一家被纳入贫困户序列,并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开始告别“对面能喊话、走路要半天”的大山,一家子搬到距县城不远的贯洞镇美娥小区安置点,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可韦金水上有老、下有小,全家6张嘴负担不小。

英雄逢用武之地

2016年,从江县加勉乡被确定为贵州20个极贫乡镇之一,污弄村迎来了贵州路桥集团的帮扶。当时,贵州路桥集团负责11条通组路,总里程达54公里;加勉至加鸠三级路改扩建,总里程18公里。这些工程需要稳定靠谱的施工队伍,大量的务工机会出现在村民面前。

帮扶队明确,工程施工必须优先选用当地贫困剩余劳动力。可在公路工程招工之初,乡亲们因为没有技术,又怕被拖欠工资、拿不到钱,多处于观望状态。于是,帮扶队员走村串寨,挨家挨户做工作。

做到韦金水这儿,听完扶贫队员讲扶贫政策、务工待遇、劳动保障等情况,韦金水一拍大腿:“好机会!”之前,韦金水在广东贴过瓷砖、闯过工地,恰是“英雄有用武之地”。

韦金水(右)和劳务施工班组在兰海高速重遵扩容项目T12标段工地修建石挡墙 陶亮 摄

2017年7月12日,韦金水来到项目部负责修建驻地,每天贴瓷砖赚200元,一干就是15天。

眼看着项目部爽快发钱,韦金水想带朋友一起来干。项目经理也注意上了勤快能干的韦金水,他建议韦金水组建一支施工班组,既能确保工程进度,又能帮助群众增收。

韦金水(中)和乡亲们在工地院子交流工作近况

韦金水广撒“英雄帖”,邀来六七人。大家没手艺?韦金水手把手教他们怎么砌砖、放线、抹水泥浆。技术员教给韦金水新东西,韦金水再教给村民。就这样,韦金水当上了小队长。这期间他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公路施工技术,还学会了操作挖掘机和装载机,月收入涨到5000多元,当年就买上了小车。

“跟着韦金水打工,工资收入有保障,还能学技术。”这句话渐渐在乡亲们中间传开了。“以前不愿来,现在抢着来。”韦金水说,在政府的鼓励下,他牵头成立了工程建设专业合作社,队伍很快壮大到25人。附近村的壮劳力也加入进来。这些新成员几乎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韦金水在兰海高速重遵扩容项目T12标段工地上操作挖掘机 陶亮 摄

在加勉乡至加鸠镇三级路改扩建工程项目上,韦金水的施工班组主要负责挡墙、排水沟浆砌和防护绿化施工。项目完成时一核算,他们完成产值93万元,人均月工资达到3650元。

经过这次历练,韦金水赚到“第一桶金”,积累了项目施工和管理经验。一条人生新路在韦金水面前铺开了。

组团出山闯新路

家乡的路修完了,外面世界的路还长。“老是猫在家乡这一亩三分地可不行。我们要走出大山,出去修点高速路。”信心十足的韦金水说。

韦金水知道,只有把乡亲们带出去,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2019年3月,韦金水带着劳务施工队走出大山,开启跨区域务工之旅。

韦金水(右)在兰海高速重遵扩容项目T12标段工地向班组挖掘机操作员梁中和介绍当天的施工计划 陶亮 摄

可到了工地,拿惯了锄头镰刀的乡亲们,瞅见一排排电焊机,多少有点傻眼:“没使过啊!”项目部随即给班组务工人员做技能培训,大家很快掌握了一身手艺。

2020年7月,半月谈记者在工地看到,在韦金水的指挥下,乡亲们戴着蓝色安全帽,身穿反光服,站在沟槽里用砂浆砌筑砖头,动作越发熟练。“哪些人适合做什么,我都会安排好。”韦金水说,他每天都在防护边坡、路边排水沟、场地硬化等施工点来回跑,指导施工队员,盯紧工程进度。

从尝试建设乡村公路到参与建设高速公路,韦金水和工友们一路上遇到很多难题。“但我们有颗不放弃的心。”韦金水说,去年自己报考了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习深造不停步。在韦金水的梦想里,他们班组要把路修到全省各地、全国各地。

韦金水在工作之余学习 陶亮 摄

“幸福生活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幸福的小康生活就在前方等着我们,我有这个自信!”2020年7月,县里举行优秀劳务队长表彰大会,个子不高的韦金水一改往日腼腆,响亮地喊道。

8月17日,旧项目结束,施工队随即转战新项目。“我们施工队很受欢迎。”韦金水说,一年的工期都排满了。骄阳下的工地,韦金水班组挥汗如雨,每滴汗水都闪着光芒。


议题策划:叶俊东  

统筹执行:高远至、许中科

编辑组稿:徐宁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