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修鞋匠张明抗“疫”记

2020-05-09 11:07
来源:新华网

夜幕降临,山西阳泉四矿广场旁的一间修鞋店格外显眼。灯光下,一位头发花白的修鞋匠弯着腰,眯着眼,低头专注地修补着鞋子。他叫张明,今年60岁,十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明用朴素的行动温暖着人们:为了避免用过的口罩随意丢弃,自掏腰包购买生活用品兑换废弃口罩;帮社区工作人员值夜班;召集志愿者为老人义务理发……

(抗疫中的真善美·图文互动)(2)修鞋匠张明抗“疫”记

在山西阳泉的一处山坡下,张明夫妇一起推车上山,准备去做志愿服务(4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马志异 摄

疫情发生后,张明看到新闻报道说废弃口罩随意乱丢会造成二次污染时,就有了收集废弃口罩的想法。他把这个想法和社区沟通,社区非常支持。阳泉市段西沟社区第一书记郝美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来教大家怎样处置废旧口罩,社区还为张师傅提供了一些口罩、消毒液、喷洒壶。

2月10日开始,张明通过有偿回收的方式,引导周边居民正确处理废弃口罩。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他用小喇叭在修鞋店广而告之。

“家里有用过的口罩不要乱扔,可在我店兑换清洁球、电池、鞋油等生活用品。”在阳泉四矿广场,人们总能听到张明的修鞋店里循环播放着废弃口罩兑换物品的“广告”。

(抗疫中的真善美·图文互动)(5)修鞋匠张明抗“疫”记

在山西阳泉,修鞋匠张明用自费购买的清洁球兑换居民的废弃口罩(4月7日摄)。张明通过有偿回收的方式,引导周边居民正确处理废弃口罩。 新华社记者 马志异 摄

每天修鞋店一开门,就有居民陆续拿着废弃口罩前来兑换小物品。大家按照要求用塑料袋将口罩装起来丢进指定的垃圾桶,张明会迅速用消毒水进行喷洒消毒,并在本子上进行记录。这些回收的废弃口罩,张明每天都会定时送到附近的桥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中专业处理。

修鞋,是张明唯一的收入来源,平时每个月仅收入1000多元。但从2月份至今,张明已经花费2500多元购买小物品,兑换了5400多个废弃口罩。

(抗疫中的真善美·图文互动)(4)修鞋匠张明抗“疫”记

在山西阳泉,修鞋匠张明做修鞋前的准备工作(4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马志异 摄

张明热心公益、奉献爱心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张明就曾借上钱,先后两次赶赴汶川地震灾区,为灾区人民修鞋补衣33天。张明还到发生透水事故的王家岭煤矿、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等现场做志愿者,为甘肃省宕昌县一所山区小学捐衣捐鞋……

张明说,因为年幼时失去父母,全靠村里的好心人,他才活下来。童年的生活,教会他感恩,也在他心里深埋下了热心公益的种子。

张明总说,他就这点修鞋的手艺,就是想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正月里,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键阶段,张明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值夜班、做人员登记的工作。“我是共产党员,在最需要的时候,就要冲在前面。”张明对社区主任说。

从2018年10月起,每月的9日前后,张明和社区志愿者会免费为老人剪头发、修鞋、修拐杖。尤其在疫情期间,理发店歇业,张明召集会理发的志愿者免费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理发。理发后,老人们非常高兴。

(抗疫中的真善美·图文互动)(3)修鞋匠张明抗“疫”记

在山西阳泉,修鞋匠张明加班加点修鞋(4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马志异 摄

69岁的退休社区干部白怀升也加入了志愿者团队。他说,张明平时要是不在修鞋店,肯定是外出做好事了。“张明给大家带来的都是正能量,他的爱心善举令人感动。受到他的感染,我们也愿意奉献自己的爱心。”白怀升说。

(抗疫中的真善美·图文互动)(1)修鞋匠张明抗“疫”记

在山西阳泉,张明夫妇在前往志愿服务的路上(4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