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新时代奋斗者丨心灵关怀师:靠近死亡,才更懂生命

2020-01-13 11:02
来源:半月谈网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患者家属对湖南省肿瘤医院的心灵关怀师畅所欲言

半月谈记者 帅才

每个生命都值得温柔对待。2007年,湖南省肿瘤医院率先在全国成立临床心灵关怀部,为肿瘤患者提供心灵关怀服务。理解病人痛苦,倾听他们心声,帮晚期癌症患者列出愿望清单助其实现……这些都是心灵关怀师的职责。正因为他们如此靠近肿瘤患者,靠近死亡,才更深地懂得生命的意义。

为“医院的旅行者”做“话疗”

不少肿瘤患者初诊时,经常怀疑人生:“我一辈子做好事,为什么会得癌症?”也有患癌症的农村夫妻,为“孩子前途”放弃治疗。还有一些肿瘤患者遭遇家庭变故,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

“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无时不在。如何理解病人的语言和情绪?如何理解疾病给病人带来的心灵创伤?如何让病人最大限度获得心灵的平静?这都是心灵关怀师要面对的问题。”湖南省医院协会临床心灵关怀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资深心灵关怀师刘晓红对半月谈记者说。

除了常用的异常心理辅导、临终关怀、危机辅导、哀伤辅导、家庭及社会关系辅导等心理干预方式,绘画治疗、音乐治疗、舞蹈治疗、游戏治疗、聊天式的“话疗”等方式,目前越来越流行,成为许多年轻的心灵关怀师帮助肿瘤患者打开“心门”的有效手段。

“要获得病人的信任,弱化他们的病人角色,把他们当作‘医院的旅行者’,使之放松心情,彼此像朋友一样相处。”90后心灵关怀师童菲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孩子。她很珍惜和孩子的“心灵约会”,鼓励小患者治疗之余寻找爱好,树立生活信心。

童菲服务过一个12岁的漂亮女孩小珍,一头茂密长发。被确诊为骨肉瘤后,需定期化疗,她知道化疗会掉头发,就到理发店剃了板寸头。

“她问‘看上去酷不酷’,我笑了。每次化疗时,她都说自己好像在玩游戏打怪兽。我鼓励她坚持治疗,不要放弃学业,如今她病情稳定,又开始上学了。”童菲说。

面对无常,减少遗憾

心灵关怀师就是要尽可能帮助肿瘤患者将不良情绪合理宣泄出来,使其具备与肿瘤长期共存的心理调适能力,过好生命的每一天。

2019年冬天,窗外银杏叶落,心灵关怀师邹然想起大学生小坤。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冬天,邹然第一次见到小坤,他不能行走,蜷缩在狭小的平房里,全然没有年轻人的活力,不愿与人打交道。那时,他已被确诊为鼻咽癌晚期,因失去生活信心曾两次自杀。

“小坤的妈妈告诉我,他已经3个月没有下床。”看到小坤绝望的样子,邹然决定定期上门陪伴他,让他在最后时光里感受爱与支持。

阳光透过窗户,银杏叶闪闪发光。邹然经常把小坤扶上轮椅,推着他“散步”,带他看外面的世界。一次,沉默许久的小坤突然开口:“我还来不及做什么,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舍不得这个世界。”

离世前,小坤主动提出捐献眼角膜,让一名失明人士重见光明。“除了痛苦,我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还能为世界做点什么。”小坤这句话至今仍在打动邹然。

邹然说,不少肿瘤患者在心灵关怀下,会经历抗拒、痛苦、接受和转变的过程。人生最后的时间里,他们常会提出帮助别人的心愿,心灵关怀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尽可能实现心愿,减少遗憾,让他们走得更心安。

把握生命,向死而生

心灵关怀的理念如今深入人心。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每名临床医务人员都是兼职心灵关怀师。心灵关怀师杨辉认为,对心灵关怀师而言,共情很重要,但共情不是同情,不是单纯用大脑去理解病人,而是用心去感受病人的感情波动。

张乐蒙,湖南省肿瘤医院胸内一科的年轻医生,曾在ICU工作,在同事眼里是一名具有人文素养的“硬核”心灵关怀师。他曾成功劝阻肺癌病人自杀,帮助多名癌症患者树立起生活信心。

2014年,29岁的张乐蒙遇到29岁的肺癌患者小飞。也许因为同龄,他对小飞格外关注,鼓励小飞坚持治疗。经过治疗,小飞病情得到控制。“他现在还活得很好,想要结婚生子,这是个让人振奋的哥们儿。”张乐蒙说。

2018年,张乐蒙正式成为心灵关怀师。有患者说“除了家人,我最信任的就是张医生”,这给了他莫大鼓舞。

心灵关怀师必须是复合型人才,须具备医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文艺术等专业知识。如今,张乐蒙在医院讲授医学人文与文学鉴赏课程,和同事们探讨医生如何更好地理解痛苦,帮助病人舒缓压力。张乐蒙认为:“生如夏花之绚烂,逝若秋叶之静美。生与死是生命最自然的两个过程,向死而生不是人生的悲观解语,而是对人生的理性把握。”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