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俄罗斯族媳妇闫秀兰的脱贫路

2019-11-06 12:52
来源:半月谈

半月谈记者  郑雪婧

 

汉族妇女闫秀兰站在家门口的木制栅栏边向半月谈记者挥手道别,一句“达斯维达尼亚”(俄语“再见”)字正腔圆。 

25岁那年,闫秀兰经人介绍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嫁进额尔古纳市恩和乡的一个俄罗斯族家庭。恩和是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自治乡,其中俄罗斯族及华俄后裔占全乡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在婆家,闫秀兰才是“少数民族”。

 

闫秀兰的婆婆是第一代华俄后裔,名叫马璐夏,有着欧洲人的面部轮廓,却能讲一口流利的东北话。马璐夏从未要求闫秀兰学说俄语,日常交流也不存在任何语言障碍,可闫秀兰铁了心要学。

万事开头难,对只有初中文化的闫秀兰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俄语字跟天书似的,我什么也看不懂。”闫秀兰手里有一本教简明俄文的小册子。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将小册子中的词句抄在纸上,贴在墙上,每天一边干活一边记背,嘴里念念有词,反复练习。

闫秀兰开过饭馆、美发店,种菜养花,洗衣做饭烤列巴,样样不在话下。“大儿子老婆勤快,能吃苦。”儿媳的努力,婆婆马璐夏也看在眼里。然而,由于恩和经济总量小、地域偏远、气候极寒、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加之当地居民主要以渔猎、农牧为主要经济来源,抵御风险能力弱,基本靠天吃饭,生活较为贫困。

“一年下来赚3000元左右,刚够吃饱。”上有老人,下有孩子,闫秀兰几乎承担了全部家务,还患了股骨头坏死。“那时候真穷啊,不知道还能干点啥。”闫秀兰皱着眉头说,“这边路也不好走,没人愿意来。” 

2005年,额尔古纳市筹措资金3亿多元,修建了通往恩和、室韦的三级油路,以及占地近千平方米的恩和文化广场和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同年,恩和乡政府提出,依托本地独特的俄罗斯族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家庭游。起初,不少农户对该方案持怀疑态度,参与者寥寥无几。

后来,乡政府工作人员采取挨家挨户做工作、集中开会讲政策等形式,广泛开展思想动员,多方筹措资金,拿出10万元扶持5户自愿开办俄罗斯族民俗家庭游的住户,闫秀兰家就是其中之一。

经营旅游,对原本是农牧民的试点户来说犹如第一次吃螃蟹,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虽有热情但服务能力十分有限。为此,恩和乡政府组织试点户赴俄罗斯赤塔州、红石市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俄式花园布置、居室装潢、餐饮制作、服务理念等,还购置了一批颇具俄罗斯特色的生活器皿。此外,额尔古纳市还举办俄式面包烘焙技能大赛,激发大家的竞争意识。 

闫秀兰从中获益匪浅。她钻研俄式园艺、痴迷花材搭配,谁家园子里花儿有了好颜色,她都要去瞧上一眼,再想办法以人家没有的花种交换。明黄色的洋姜花、浅藕荷色的地瓜花、蓝紫色的地雷花……她精心计算花期,安排花儿登场、盛放的时机,如同一位田园风光片的导演。 

“有个北京客人夸我的花盆太漂亮了,问我在哪儿买的。”闫秀兰抿嘴一笑,招呼记者上前。“你看看这是什么?”她指着一只花盆的盆肚说,“这是我用花秋裤改的!给花盆穿上件衣裳,它就大变样!”

对于花盆设计,闫秀兰匠心独运,似乎任何器物经她妙手改造都能容纳园里的馥郁芬芳。废旧轮胎回收再利用做成小花池;被淘汰的包袋舍不得丢弃,随意悬挂在房门中央、窗沿、楼梯扶手旁,便是别具一格的花插。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2006年,试点户的民俗游正式对外营业,当年户均收入近5万元,其他俄罗斯族家庭纷纷加入。闫秀兰家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到2015年,她家已经拥有3栋独立的木刻楞别墅。如今,日接待能力达40人次,年平均纯收入近10万元,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半月谈内部版2019年第11期)

责任编辑:刘一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