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最美逆行” 的中国女机长

2018-10-10 11:04
来源:中国网

碧水层云,海天相接,在中国东海7202公里的漫长海岸线外,船舶和飞机只是这片辽阔海域上历经疾风巨浪的“星星点点”,人类生命在浩瀚自然界中渺小而顽强。

翱翔搜寻,营救海上险难。2008年,宋寅从一名懵懵懂懂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国家海上专业救助队伍,2014年成为搜救机长,是国内目前仅有的两名海上救助女飞行员之一,对在东海海域遇险的渔民、船员等实施人命援救。

巨浪、狂风、毒气等危险挑战在海洋“捞救人”眼里已见得平常。“冲在一线那么久,能够灾难之中挽救生命,是我们每次飞赴海难挺身援救最根本的驱动力。”宋寅在采访中表示很多“救捞人”选择这份职业都很偶然,但是坚持下来却是必然,“救助飞行不只是飞行,而是‘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搜救机长宋寅驾驶飞机。

近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十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举行,13位委员以及宋寅等2位一线救援人员围绕海上搜救能力建设、职业保障等围桌而论,提出建言。

“因为有这样一支过硬的救助队伍,我们每天从茫茫大海中救起40多名遇险人员,在保障人命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成平建议,今后应对标国际先进,打造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的精锐之师,同时完善搜救人员的待遇保障与奖励机制,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

东海海域内,宋寅驾驶救助直升机营救失火渔船上的船员。

冲入险境挽救生命 命悬一线没时间害怕

2016年12月,一艘东海海域渔船“闽连渔66678”遭遇船舱起火,海风咆哮,浪高6米,其它船只根本无法接近救援,事故船因失去动力而随大风漂泊出30余海里,随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或是被大海吞噬,船上的10名船员危在旦夕。

接到报警后,宋寅与机组团队飞赴海难现场,经过低空盘旋观察,绞车手在找到直升机和船舶相对稳定的那一瞬间将救生员放至甲板上,利用双人单套以最快速度接力将10名船员全部救起。

无论是风雪弥漫的黎明,还是暴雨倾盆的夜晚,海上救助飞行队员都会跨越惊涛,穿越云雾,飞向海域深处的险境挽救生命,完成他们日常的救助任务。

从事这份高危职业,有时直面生死只在一念之间,心中有没有过担忧与胆怯?

“来不及害怕,每个环节的时间都很紧张,哪怕我在巡航时也在预判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海上救助需要快速高效。”身穿十年飞行装,目前宋寅已累计完成安全飞行时间2700余小时,成功救助180人,“自己做的时候好像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回过头来想,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险境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

宋寅驾驶海上搜救直升机。

选择救助飞行,就选择了一份责任和担当,而除了职业的危险性,搜救飞行员的体力辛劳是外行人所难以体会的。

“冬天海面特别冷,一开飞机舱门又有水汽吹上来,双手冻僵仍要坚持作业,而救助时集中注意力很紧张,手是冰凉的但里面的衣服却全湿透了。到了夏天,高空舱内温度升至40度以上是常态,机组人员要穿着防火材料的工作服,救生衣中还藏着十多斤的逃生氧气瓶,汗流不止。”几年前宋寅参加了马拉松长跑运动来增强体魄,为迎接“重体力”的救助飞行工作做好体能储备。

勇闯险境结患难情义 碧海雄鹰与死神赛跑

海难常发生在惊涛骇浪、气候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这对救援者的团队配合与经验技术存在巨大考验。

“我们和民航不一样,不是点到点的固定航线,我们每一次去的地方都是未知的,也不知道将要看到什么情形,所以虽然预先获得救助信息,但到现场后常有变化,机组成员要快速拿出最佳方案,几个人一起商量,体现一个团队的配合,这点是海上救助飞行最难的地方。”宋寅说。

据介绍,每架救助直升机执行任务时,由机长带领副驾驶以及后舱一名绞车手和两名救生员,共同组成五人捞救团队。

“我们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人。”宋寅表示,绞车手相当于机长的“眼睛”,上下操作钢缆并发出口令,“最直面危险的是救生员,下放到甲板上的那个人,他从出机舱开始,就靠机长和绞车手的指令行动,而在每一个吊运过程中,机长和绞车手都会把救生员装在心里。”

宋寅(图左)与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队友合影。

在东一飞,宋寅挑战过许多飞行技术极限,很多救助任务都是日常训练中没有碰到过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叫做“刀尖上跳芭蕾”。

“渔船通常非常小,救助飞机低空悬停时顶着风,就像绣花一样,不能多一点点,也不能少一点点,只能刚刚好到那。”宋寅称,救助飞行的一大危险就是直升机悬停, “当救生员通过钢索降落到甲板时,之后还得以同样的方式再把人接回来,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特殊情况,飞行员都是非常难处置的。”

推进救捞人员特岗津贴制度 增加跨区域交流

从1951年发展至今,中国已建立集救助、打捞、飞行“三位一体”的海上救捞网络,其中我国海洋救助飞行队在人命救助、应急反应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在中国,包括宋寅在内的一批海上“救捞人”北到渤海湾,南至三亚,他们的足迹犁遍中国海,捍卫着祖国的海洋领土安全。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如何做好专业救助队伍职业保障、培养人才梯队,成为委员们与一线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原副参谋长戚建国认为,应参照社会同类航运业人员收入水平,合理提高专业救助人员待遇水平,增加救助特岗人员津补贴项目,探索建立海上救捞立功奖励机制。

成平表示,近年来海上搜救职业风险高、保障不足、社会认同感缺乏等因素严重影响了队伍稳定,今后应推进建立救捞人员特岗津贴制度,将救助船员、飞行员、潜水员和救生员纳入国家现有特岗补贴范围。

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开展海洋捞救演练。

“我们做这个就是经验堆出来的。”宋寅建议,海洋救助人员应多走出去,与香港、澳门等各地海洋救助队伍交流经验理念,“不要训练时只局限在一组飞机和一片海域,要不断提高应变能力。”

构建强有力的海洋救助保障体系,离不开一支精干实用专业的海上搜救队伍,加强海洋救援装备技术建设不可或缺。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表示,要增加配置续航能力强的搜救船舶、高性能直升机等搜救装备,强化海、陆、空“三位一体”海上专业搜救打捞能力。

根据一线实践经验,宋寅提出推广使用固定翼飞机,如遇气候恶劣、事发点距离远等情况可先让固定翼先去勘察,“希望救助直升机今后能带有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志愿者,让伤员得到及时医治。”(记者 和海佳)

责任编辑:刘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