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方以智:孤忠铁骨真公子

2018-09-21 08:3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关山远

近期读了“明末四公子”之一方以智的故事,竟有“相见恨晚”之意。

在“明末四公子”中,方以智的名气,不如当时作为文坛领袖的陈贞慧大,更远不如侯方域、冒襄二人大,侯方域、冒襄因为与“秦淮八艳”中的美女李香君、陈园园、董小宛的香艳故事,流传至今。

但方以智绝对是最值得一写的,因为他的才华,更因为他的忠诚——连敌人都佩服的忠诚。

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然而在明末清初乱世之中,方以智达到了“忠孝双全”的极致。

先说“孝”:晚明内忧外患,天下大乱,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任湖广巡抚时,正值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侵入湖北,方孔炤激励将士英勇作战,连战连胜,一度杀得张献忠军躲着方孔炤走。此后朝廷重臣杨嗣昌督师平寇,调度失宜,导致方孔炤在襄阳一役中战败,但杨嗣昌反借此弹劾方孔炤贻误军机,逮捕下狱。“贻误军机”可是重罪,当时崇祯皇帝着急上火,杀了不少大臣。方孔炤凶多吉少。

时为1641年,方以智在京城任小官,挺身救父,“怀血疏讼冤”,蘸着自己的鲜血写下为父申冤书,长达一年多时间,每天替父亲奔走,哭号喊冤。这份孝心打动了崇祯帝,将方孔炤从轻处理,免去死罪,遣戍绍兴。方孔炤后来寿终正寝。

崇祯帝对方以智的印象本来就不错,方孔炤蒙冤前一年,30岁的方以智中了进士,选为庶吉士,有人向崇祯皇帝推荐方以智,崇祯召对德政殿,方以智“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许多年后,飘零江湖、削发为僧的方以智,又听到了崇祯生前对他的评价:

当时,他的老乡兼老友钱澄之去看方以智,途中借宿一座寺庙时,遇到一位僧人,原来是服侍崇祯帝的内廷太监,两人聊得投机,前太监听说钱澄之与方以智相熟,于是发了一番感慨,《清史稿·方以智传》记载道:“昔侍先皇,一日朝罢,上忽叹曰:‘求忠臣必于孝子!’如是者再。某跪请故,上曰:‘早御经筵,有讲官父巡抚河南,坐失机问大辟。某薰衣,饰容止如常时。不孝若此,能为忠乎?闻新进士方以智,父亦系狱,日号泣,持疏求救,此亦人子也。’言讫复叹……”

这段话的意思是:崇祯帝拿一个讲官(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与方以智来对比,这个讲官的父亲在河南做巡抚,因罪问斩,那个讲官居然无动于衷,照样薰衣,服饰、神情、举止如同平常。崇祯帝感叹:“不孝若此,能为忠乎?”相比之下,方以智为救父亲,日日持血书哭泣申诉,“这同样也是做人的儿子啊!”崇祯帝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忠臣,一定要从孝子中来找。

方以智听这段转述时,距离崇祯帝在煤山自缢已有整整10年了,明朝早已覆亡,新朝已是顺治十一年。《清史稿·方以智传》中写道,当时方以智匍匐在地,痛哭失声。

再说“忠”。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自尽,方以智在崇祯灵前痛哭,不愿离去,被抓住,“加刑毒,两髁骨见,不屈”。可见他当时遭受了严刑拷打,但确实是个硬汉子。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趁乱逃往南方,却被腐朽不堪的南明小朝廷排挤,四处流浪,饥寒交迫,却始终不肯投降清朝。1650年,他在广西平乐被清兵抓住,史载:“其帅欲降之,左置官服,右白刃,惟所择,以智趋右,帅更加礼敬,始听为僧。”清军统帅给了方以智一道选择题:左边是官服,右边是钢刀,你选哪个?方以智毫不犹豫走向钢刀,宁可死,也不当清朝的官。

这么忠诚刚烈之人,连敌人都很佩服,方以智被释放,当了和尚。

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冬天,方以智再次被捕,从江西押往广东时,途经江西万安惶恐滩头,因疽发卒于舟中。但另有一说,更为后人所接受:方以智行至惶恐滩头,想起前朝文天祥事迹,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江殉国。历史学家余英时著有《方以智晚节考》,对方以智在惶恐滩刚烈自尽进行了详尽考证。

身为僧人,为何又遭清军逮捕?越来越多的考证认为:方以智,是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的创始人。

无论多么绝望,他一直没有放弃基于忠诚的努力。

方以智是一个被后世严重忽略的人。

他顶着“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光环,后人津津乐道他们的风流韵事,感慨这些浊世翩翩佳公子与风华绝代的女人们,在天崩地裂中的悲欢离合、命运变迁。但方以智跟其他三公子陈贞慧、侯方域、冒襄真不一样。他是学霸,四公子中唯一考中进士的。四人均以才华著称,但方以智不仅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堪称一位“旷世奇才”。

方以智文武双全,好友陈子龙(也是明末一位奇男子,名妓柳如是的前男友)评价说,方以智“六龄知文史,八岁游京师,十二工书法,隶草腾龙螭,十五通剑术,十八观玄仪,旁及易象数,无理不可欺。”他是个剑术高手,日后创办天地会,亦在情理之中。但“文武双全”远不能概括方以智的才学,《清史稿·方以智传》中这么写道:“以智生有异秉,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

他是安徽桐城人,与其他三公子一样,均出身名门望族。方氏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对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祖父方大镇曾任大理寺左少卿,也是个大学问家,著作等身。外祖父吴应宾,精通释儒。父亲方孔炤,官至三品,通医学、地理、军事,并且较早地接触西学,主张研习经世致用的知识。这样的家族,对方以智影响至深。家里给他找的老师,也都是名流,除了醇儒,还有像傅海峰这样的名医。

方以智从小苦读诗书,随父宦游时,见名山大川,历京华胜地,阅西洋之书,颇长见识。值得一提的是,明末西学东渐,方以智一面秉承家教,以《易》学传世(方孔炤就是著名的易学家),一面又广泛接触传教士,学习西学。他跟西洋传教士毕方济与汤若望都有很深的交往,学习了解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也因此拥有了远超他那个时代同龄人的科学素养与世界观。

例如,他的科学著作《物理小识》辑录了各种学科的大量知识,涉及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光学方面的成就更为突出。他认为光不走直线,光在传播过程总要向几何光学的阴影范围内侵入,使有光区扩大,阴影区缩小,由此提出“光肥影瘦”现象,为此还做了小孔成像实验。“光肥影瘦”,与今天所说的衍射现象很类似,而且与西方科学家发现衍射现象在时间上大体相当。在声学方面,他对声音的产生、传播、隔音、共振等都进行了研究。他关于炼焦和焦炭作用的记载,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炼炭和用炭的最早文字记载,比欧洲要早一个多世纪……

《四库全书总目》称《物理小识》“考证奥博,明代罕与伦比”。《物理小识》传入日本后,日本学者评价为“牛顿之前、中国可以自豪”的关于自然科学的百科全书著作。

后人评价,方以智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其实,他还是文学家(后代研究者有一说,方以智才是《红楼梦》的作者)、政治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革命家。甚至,他还能称得上是医学家——他撰有多种医学著作,通过传教士的交往,还了解了西医之解剖学,并撰文介绍给国人。愤而离开南明小朝廷后,浪迹天涯,一度以卖药为生。

学者罗炽所著《方以智评传》一书,称方以智为明末清初中国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熟悉他的网友则风趣地说:他是陈近南与王重阳的重合体——《鹿鼎记》中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射雕英雄传》中抗金失败后愤而隐居开宗立派的王重阳,方以智合二为一。

他确实有武侠小说的传奇:晚年将自己的学问分别传授给三个儿子和侄子,四人各学一样,居然都成了大家。

后人说起方以智,除了景仰,就是叹息。

他生前坎坷,身后寂寞。

只能说,方以智生不逢时,他生于公元1611年,巧合的是,崇祯皇帝也是这一年出生。这一年是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万历中兴”的时代已经远去,皇帝已多年不上朝,荒于政事,君臣矛盾尖锐,国家运转几乎停摆,而辽东后金迅速崛起,大明王朝,已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方以智青年时,阉党当道,政治黑暗,壮年时,正值改朝换代,狼烟遍地,山河破碎,他也颠沛流离,零落天涯。

假如,方以智生在一个岁月静好的时代,有一间平静的书斋,这位不世出的人才,能有多大的成就?

《物理小识》的成书时间,和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一西方科学巨著的出版时间(1632年)差不多同时,方以智科学理论水平,与西欧著名科学家相比,毫不逊色。

在《物理小识》的总论中,方以智气势磅礴地写道:“智每因邵蔡为嚆矢,徵河洛之通符,借远西为郯子,申禹周之矩积”(邵蔡指邵雍蔡沈,河洛指河图洛书,郯子是春秋时人,孔子曾问于郯子。禹周指夏禹周公,传说古代算学与禹周有关),意思是他要以古代的博学者为师,广泛吸收中国和外国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其他一切知识,以博古通今。这几句话,表露出他对知识的热切追求。当代著名哲学家陈来评价说:方以智那种对于知识的热爱和追求,那种对摒弃知识的学说的憎恶和鄙夷,那种追求知识而不顾一切的勇气,那种博采万力的宏大胸怀,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几乎与他同时代的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总使人觉得,他的“因、徵、借、申”的豪言,与“知识就是力量”的壮语,表达的是同一种对新的科学的召唤。

西方称:培根是上帝派来的天才人物之一,他教会我们如何获得成功,如何造就伟大。难道,方以智不也是上天派来的天才人物吗?遗憾的是,他生逢乱世。

但即使在天崩地裂、风雨飘摇之际,仍然有后世公认的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他们三人跟方以智均是1610年代生人,他们也同样是誓不降清、气节凛凛,但他们活得都比方以智长,顾炎武69岁,王夫之73岁,黄宗羲则活到了85岁。方以智在惶恐滩头悲壮自尽时,正好是60岁。

现在,有句流行话叫作“余生很贵,不要浪费”,假如,方以智跟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一样,晚年潜心著述,不再过问政治,不冒着危险组织天地会,那么,“三大思想家”,就会变成“四大思想家”了。

有人甚至用“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来批评方以智:明朝都灭亡了,你还折腾什么呢?你是一个天才啊,你这么有能力,你应该看清形势:大清已坐定了江山,反清复明大势已不可为,你何苦呢?你应该借“立言”来“立功”“立名”,这不是中国读书人的终极追求吗?你偏偏要空负着满腹学问、一身能力,跳江自尽,这是多大的损失?

是的,“忠诚”这两个字,对于方以智来说,就那么重要吗?诚然,没有忠诚的能力,一钱不值;但因为忠诚而影响甚至永远失去了能力,又会是巨大的遗憾吗?

在方以智的生命中,大明王朝,对他并不宽厚。

方家与东林党有很深的渊源,视阉党为仇寇,方孔炤就因为得罪了魏忠贤而被免职。方以智在青年时代,每与友人相聚,共愤国事,说起阉党当道,慷慨呜咽,拔剑砍地。崇祯帝虽然欣赏他,但他的意见并不为皇帝采纳。满清入关后,方以智辗转南下,投奔南明弘光政权,却遇到仇敌阮大铖把持朝政。

阮大铖是才子,人品却低劣不堪,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崇祯朝曾以附逆罪去职,在南京时四处活动,想东山再起,被“四公子”骂得不敢出门。但坏人总是能抓住机会,阮大铖在南明权倾一时,对东林、复社人员大加报复,见到方以智,开口就是:李自成入京后,你怎么还活着,没有“殉节”?把方以智列入“从逆六等”中的第五等。

方以智只能继续逃亡,流寓岭南、两广一带以卖药为生。后来他参与拥立永历政权,却发现这个小朝廷也是奸人当道,他遭到太监王坤诬陷,被免职后,不得不遁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湘、桂、粤西一带,过着“曲肱茅屋鸡同宿,举火荒村鬼作邻”的生活。

这样的朝廷,值得忠诚吗?

方以智有无数的理由,放弃“忠诚”二字。明朝覆亡、满清夺得天下的过程,无时不在上演着“忠诚与背叛”的故事,大明纵然有一批硬骨头,但软骨头更多,否则,满清铁骑虽然骁勇,但单凭己力,又何能吞下大明江山:

那个以为何没在北京沦陷时“殉节”之借口来打击方以智的阮大铖,南京城陷后,立刻降清,还随着清军去进攻明军,最终病死于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

那个名满天下、与“四公子”相交甚深的钱谦益,东林党领袖,当清军兵临城下时,如夫人柳如是劝他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他剃发降清了;

那个侯方域,铮铮铁骨的“四公子”之一,《桃花扇》的男主角,在大势已去后,他并没有像《桃花扇》中那样去当道士,而是动摇了,写了诗文阿谀新朝,还参加了满清的乡试,讽刺的是,并没考上。后人写诗讽道:“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

……

方以智的不平凡,就在于此:他理解同时代人的所有选择,包括背叛,但他不会这么选择,即使名利诱惑、生死考验,他仍然选择——忠诚。

在一个背叛者遍地的乱世中,方以智,为何还要坚持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是人最宝贵的品质,古今中外皆然。无论对爱情,对朋友,对组织,对民族,对国家……无论哪个层面的忠诚,都是不可缺少的,即使是背叛者,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不忠诚。失去忠诚,就失去了信任,一个没有信任的社会,他人即地狱。哈佛大学的哲学系教授乔西亚·罗伊斯1908年出版了一本《忠的哲学》,他认为:忠诚是人们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人们差不多所有的行为均会涉及到忠诚的问题。忠诚自有一个等级体系,并分档次级别:处于底层的是对个体的忠诚,而后是对团体,而处于顶端的是对一系列价值和原则的全身心奉献。

方以智是忠诚于什么呢?

简而言之,应该就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续的士大夫精神吧,任沧海桑田,任天崩地裂,人在天地间,卓然而立,不失节操。

在留存于世的方以智的画像中,面目清秀,神情淡然,眼神坚定。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常人看来,方以智不是一个有充分理智的人。但方以智的智慧,本来就超越了常人。何况世间悲剧,又往往是出自斤斤计较的过分理智?

在有些人看来,“忠孝双全”貌似早已是过时的词汇,方以智也只是愚忠。但是,今人又怎能超越特定历史时期来评判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内的人?何况,假如今天身边有一个方以智这样的人,不会充满了安全感么?

做人,当学方以智。

责任编辑:刘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