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太难受了,现实往往都是残忍的......”某个深夜,一名14岁女孩在和客服对话框里留下这样一句话。
而前一句是看似寻常的订单咨询:“这把小刀够锋利吗?”正在值夜班的客服小叶心中的警铃立刻作响,她拨通了在线咨询的手机号码。
那一夜,两个多小时的保持通话,女孩慢慢打开了心门,倾诉起家庭、生活和学业的压力,而小叶的耐心和温柔恰好托住了女孩深夜的崩溃,把她从悬崖边缘拉了回来。
这样的故事,在客服小叶的团队并不少见。在过去五年里,这个叫做“生命通道”的客服团队已识别并挽救数千人,其中近40%是青少年。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代人普遍的心理困境:学业压力、家庭矛盾、情感孤独。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正在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议题。
24小时不间断的“生命通道”
青少年的心理困境往往比成年人更隐秘。他们可能习惯在网络上表达,却缺少现实生活中的有效疏导。
2020年,一次来自公益组织的求助,启发了京东客服团队。公益组织监测到一位有自杀倾向的用户在京东购买了药品,立即沟通京东客服配合警方排查用户信息,从而成功挽救了一条生命。而这件事带来的警醒是,“既然我们可以接到社会的求助,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去主动干预?”
“生命通道”项目就此应运而生。
这是一个特别的小组:他们日常也是处理普通消费咨询的客服,因为经验丰富、善于沟通,练就了敏锐的情绪感知能力和高度的同理心。他们24小时轮班值守,通过监控、回复有自杀倾向的消息,及时发现危险,联合警方和医院等社会资源,共同实施自杀干预和救援。
团队捕捉危险信号的方式高效且多元。
一方面,通过一线客服人员的敏锐洞察,当用户咨询涉及自杀倾向的问题或发送相关图片时,客服会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另一方面,与合作的互联网医院紧密协作,及时响应来自医疗机构的求助信息。
此外,借助智能系统,项目还能快速识别并分析敏感信息,实现预警与处理的同步进行,确保每一个潜在危机都能被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
图片由AI生成
五年来,成千上万条信息中,常常出现学生的声音。
“我是不是没用?”
“考不好是不是就完了?”
“我想逃走。”
......
这些声音很难出现在课堂上或家长面前,却在一条条客服消息里浮现出来。或许正是因为陌生,反而让日常生活中难以诉说的负面情绪有了临时的出口。
有人或许会质疑:客服能做什么?但在那一刻,“有人回应”本身,就是一线生机。在青少年的心理裂缝里,这一点点微光,足以延缓最危险的决定,为专业资源的介入争取时间。
当善意接住坠落的人
2022年4月的一个深夜,京东互联网医生转来一条警讯:“怎么戒掉酒瘾,手腕上轻轻一划就在滴血。”
收到信息的小曹第一时间拨通电话。电话那头是一名年轻男孩,因感情与工作的双重打击陷入自我伤害的漩涡。小曹一边安抚情绪,一边紧急联动警方。半小时的通话,换来警方及时介入,危机最终化解。
在“生命通道”的故事里,有无数次与绝望的直面,也有无数次重生的开始。
广东惠州的高中女生小宁因情绪失控吞下大量药片,在神志不清时拨通了京东客服的电话,当时值班的鑫宇迅速联系警方,将她送医救回。在随后的40小时里,鑫宇更是和团队伙伴接力陪伴,让她逐渐走出恐惧与孤独。
后来,小宁再次打来电话。庆幸自己昏迷前拨出了那通电话,那一次,她还兴奋地说,自己考上了重点大学,拿到了驾照,还换了新发型。
电话那头,是一个重新拥抱未来的女孩。
客服在数字社会的裂缝里成为“意外的守门人”,源自他们的耐心和善于倾听,他们用善意和温暖接住了坠落的人。
同时,定期的心理健康培训、自发的心理咨询证书考取,也让这群并非心理医生的人,在生命危机面前,实现最快最有效的干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救援只是起点,更动人的是善意的传递。
那位曾受小曹鼓励的男孩,后来主动学习心理课程。他告诉小曹,“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想为别人撑起一把伞。”男孩走出阴霾的同时还帮助了更多的人。
在小曹的婚礼上,年轻男孩送来一面锦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曾经被接住的人,开始主动接住别人。
这是一种社会韧性的显现。被善意守护过的人,更容易在未来守护他人。温暖由一个个个体延展成回路,从“生命通道”流向更大的社会。
同样的善意,还发生在一位全职妈妈身上。生活压力让她一度想要结束生命,但在团队几个月的接力陪伴下,她重新振作,开起早餐店,带孩子旅行。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生活仍然值得。
善意一旦形成循环,便不再是单点的火光,而是可以照亮更多人的微光。
五年间,京东客服“生命通道”团队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为数千个濒临绝望的生命点燃希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生命危机的主动干预中来。在搜索引擎上搜索“自杀”相关内容,顶部会自动跳出归属地的心理援助热线;有些志愿者会深入到各大社交平台,主动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AI等新兴技术的完善也让主动识别自杀意图、提前进行干预逐渐成为可能。
图片由AI生成
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这是一个提醒人们凝视社会阴影的日子,也是让更多人看到微光的时刻。
青少年心理健康,早已不是个别家庭或学校的问题,而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如何让他们在成长压力中获得更多支持,如何在数字社会里织密心理安全网,已经成为不容回避、亟待解决的公共议题。
在这条道路上,京东客服“生命通道”团队的尝试提供了一种样本。它并不是心理治疗的替代,而是一种社会责任的延伸。在商业服务之外,用机制与善意补上心理支持的缺口。
在无数个深夜里,总有人接起那通“救命的电话”,生命就会迎来新的答案。
夜还会有,但总有人点亮微光。
而这微光,足以照见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