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1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举行。这场以“品牌,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的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球企业、各级政府、研究机构、中外媒体及行业协会的40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商品牌发展。大会期间,半月谈推出全新专访栏目《与品牌对话与科技同行》,聚焦政企数智化转型,深度对话行业领军者。
在“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作为国内生物药物创新企业,江苏核泰生物深耕原研药械、药物研发十七载,成功研制出多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带着行业关切,我们与江苏核泰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春亮展开对话,解码核泰生物在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品自主创新实践中的破局之道。
“因科技创新而生,因科技创新而发展。”田春亮用这句话来定义核泰生物的发展历程。自2008年起,核泰生物便以“拓荒者”的姿态锚定原研药械研发“无人区”,先后研发出领先国际的胞外核酸检测产品、手术中快速分子病理诊断设备等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核泰生物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原研药物舒欣瑞纳,作为全球首款专门治疗肿瘤及肿瘤恶液质的药物,从药物靶点发现到生产工艺均实现完全自主化,彰显中国生物医药的创新实力。
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而企业发展的真正价值则体现在对社会责任的承担。长期以来,核泰生物在攀登技术高峰的过程中,始终将“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患者”作为核心使命。自2018年起,核泰生物便开始探索依托我国发达的数字通信技术,将原研生物药在确定药物安全与初步疗效的基础上,在临床研究阶段就部署到乡镇诊所,使边远地区末线肿瘤患者能够同步获得一线城市的先进疗法——即“红伞计划”。目前“红伞计划”已获得江苏、贵州、海南、新疆等多地主管部门支持,即将形成可复制的医疗资源下沉方案。
让生物医药创新成果惠及患者,不仅需要打破地域间的医疗资源壁垒,更需要筑牢技术自主的根基。只有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守住发展主动权。核泰生物2018年便前瞻性布局“非美化”研发生产体系。以治疗肿瘤恶液质的原研药舒欣瑞纳为例,从成药原理、药物靶点发现、药物递送方式、到工艺与产线实现100%国产化。不仅保障了产业链安全,更为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应对技术封锁树立标杆。
从原研药械到“红伞计划”,核泰生物以“干”破局的实践、以“敢”制胜的魄力,为中国医疗健康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范本。正如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倡导的“品牌,让世界更美好”理念,核泰生物正以创新为笔,书写科技向善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