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2024年度单吨水指标达成比去年又下降了,这难度真太大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节水是势在必行的!大家一起想想办法,总能解决的。”
2023年底,伊利集团冷饮事业部潍坊伊利设备部的会议室里,大家正在为如何进一步挖掘节水潜能而绞尽脑汁地思考,能源主管高翔将近年来的用水区域削减损失表打开,挨个看了一遍,发现潍坊伊利这些年来在节水方面已不断逼近极限,几乎每一处用水区域的用水量都是最低了。
他意识到,要开创节水新局面,必须尽快找到新的节水点。
一天,他在巡查水处理车间时,发现水处理系统将水排向地面,心下一惊。“这里排水是不是太多了?是不是还有节水的空间?”他返回工位,连续3天对不同时段的清洗水开始进行观察与统计。
“每个离子罐每天清洗竟然需要这么多水啊!”他吃惊地发现,每班清洗1次需要近4吨水,1天就是8吨水啊。“之前总是关注怎么削减水损失,对怎么二次利用好清洗离子罐的回收水关注得不够深,应该尽快去研究出一个办法来。”
他立即组织班组成员开展讨论会,刚将这一重大发现告知大家,就听见几个人小声讨论着……
“这些水经过正反洗,水质已经受到影响,万一回收利用不好,造成其他的安全隐患,岂不增加了更多的困难点?”
“你们说的这一点,我真得好好关注一下,我们一定要在回收水的杂质问题上高标准严要求地去检测,保证回收的清洗水符合要求再使用。”
“主管,那这件事也算比较复杂,不是咱一个班组就能完成的吧?”
“我们肯定是要跟其他部门一起联动共创的,这个大家尽可放宽心。”
大家担心的问题都得到解答后,没有人再有异议。高翔便去协调质量、生产的相关人员,搭建了清洗水回收改善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制定了工作的节奏和排期,大家紧锣密鼓地忙碌起来。
过程中,他们重点对消料口、绿化草地、区域卫生清洁、蒸发式冷凝器等日常排地用水较多的区域进行了识别与判断,但发现大部分区域对于水质要求标准都比较高,仅有蒸发式冷凝器的用水标准最低,且需水量很大,一天就需要将近20吨水。
于是他们开始对冷凝器用水进行规划,在准备蓄水罐时发现,工厂并没有满足蓄水要求的罐。如果现在采购,不仅会提高成本,时间也很紧迫,这时有人提出可以寻求兄弟工厂帮忙,经过协调沟通,他们从其他工厂协调了两个闲置的蓄水罐回来,节约了成本,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蓄水罐准备妥当后,他们就着手开始收集清洗水,因为清洗水中含有少量杂质,这些杂质易附着于设备表面,对设备造成影响,于是他们决定对清洗水进行分阶段收集,并协调工厂化验人员对不同清洗时段水质进行了采样和检测,最终选定对正反洗阶段进行收集。
但在收集正反洗阶段的水时,他们发现,回收泵无法实现只回收正反洗阶段清洗水的功能。“这个问题怎么解?”高翔积极思考,查找相关设备平台资源,发现调节时间继电器可以设置开启水泵的时间,就能对特定阶段的清洗水实现收集。
说干就干,他立即带领改善小组,通过改良时间继电器参数设定,让回收水泵仅在正反洗阶段开启,成功实现了清洗水的回收利用,较之前降低了近50%,大大节约了工厂整体用水量。
高翔说,“创新无大小,节约无止境,我能做的就是在日常工作中高效务实,不断挖掘改善点,积小成大持续创造更大价值。”
(伊利集团 马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