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换好一种海绵 省下十万开支

2024-08-22 15:06
来源:半月谈网

晨光中,伊利集团酸奶事业部广东工厂供应部的李培丹经理结束了晨会。回想大家在晨会上对设备的自主维护和成本改善的吐槽,不由得有些焦虑,她深知,公司的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往往隐匿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之中,“我明白肩上的责任,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正当她走过车间,准备前往供应卸货区域进行巡检时,一阵嘈杂声吸引了她的注意。

“这个备件怎么又坏了,每月坏一次,谁顶得住呀!”两位机修工正站在机器人码垛机械手旁边,手里紧握着破损的真空吸盘海绵,满脸无奈。

李培丹停下脚步朝他们走过去,仔细听着他们的描述,了解情况。

走到机器人旁,她接过机修工手中的备件,细细端详。

对机器人来说,这个真空吸盘海绵至关重要,但如果频频更换,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也影响了生产效率。李培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备件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创新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回到供应卸货区域,她陷入了沉思。看到叉车一趟趟地从货车上叉运货物,运到仓库,高效而有序,她明白,这个工作场景最需要的是一个最适合、最经济的解决方案。

行动胜于空谈,她立刻行动起来,联系了采购专员张晓静,共同探讨如何找到更经济、更实用的真空吸盘海绵替代品。

没想到,多家供应商纷纷表示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有的对质量缺乏信心,有的接受不了价格。

这让她们感到有些沮丧,但她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决定进一步调整策略。在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需求之后,她们提出了一些折中方案,并尝试与供应商共同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如调整产品质量要求或延长交货期限等,以期望在保持成本合理的同时找到可行的替代品。经过不断地磨合协商,她们找到了一个位于东莞的供应商,他们表示能够提供一种替代海绵备件。

尽管供应商声称其产品能够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但在产品性能、耐用性、可靠性等具体的细节上,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对此,李培丹与张晓静没有退缩,与供应商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与合作,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

为了验证这种替代备件的效果,李培丹决定在鲜奶桶线进行测试,为真空吸盘海绵挑选了单箱重量约12公斤的“重量级对手”。令人惊喜的是,这种替代备件在测试过程中表现出色,连续使用近50天,仅有小范围破损,工厂内部综合评估可继续使用。

引入替代备件海绵后,按照同等更换频次,如在全国工厂推广使用一年,将节约十余万元,实现提质增效。

这次成功的创新尝试为公司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解锁了团队的创新潜能,激发了李培丹和供应部团队的创新精神,她们发现,大家都习惯于从整体入手去开展仪器设备的改善,但其实也可以从局部入手,有时,在局部和细节中的一点改变,也能创造超出预期的价值。

李培丹与她的团队开始更加关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寻找更多的创新点,努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在月度管理大会上,李培丹阐述她的创新思维时说:”当我们勇于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敢于跨出那一步,就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巨大的成果。”(李海鹏)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