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物业一线立标杆
在佛山市顺德区碧悦广场项目工地上,经常可以看到戴着工程帽的安全员巡查在工地一线,以工匠精神打造起来的这支工地队伍,会在巡查中发现施工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并立行立改,保障项目的安全生产与工程质量。而在附近碧桂园社区服务中心工地临时点,在炎热的夏天里,工地人员正穿上红马甲,为建筑工地的工人送去清凉饮料、西瓜等,帮助工人消暑解渴……这些都只是碧桂园工地工作的缩影。
志愿者为工地工友夏日送清凉
去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碧桂园旗下的广东腾越公司承接紧急援建任务,在疫情暴发初期投身当地抗击疫情医院改扩建工程建设,克服了时间紧、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等困难,与时间赛跑,确保医院改扩建工程如期竣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东莞市碧桂园天麓山花园常住人口15000人、为东莞塘厦最大、隔离户最多的住宅小区,小区有66户居民需要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他们响应政府号召,自愿居家接受医学观察,剩下的事情就应该由我们来负责了。”天麓山小区物业经理王什桂从返岗第一天就组建防疫工作先锋队,把居家医学观察业主所有需要外出处理的事务全部承包起来,包括每天挨家挨户为他们倒垃圾、代收快递、购买生活用品等,坚持每天登记他们生活所需,并无条件逐一落实办理。面对庞大的防疫工作量,和早前一些居民抵触、复杂的情绪,王什桂没有怨言,用 “守护者”式的扎实行动赢得业主的赞誉。在物业团队细心周全的服务下,实现了小区“零疑似零确诊”,2021年王什桂获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2020年1月开始,碧桂园服务集团动员全体成员奋战在社区一线,实现2769个物业服务小区无一起因人员聚集引发的感染案例。今年5月下旬,在广州、佛山相继出现疫情,碧桂园集团号召集团总部、顺德碧桂园物业、南海永胜项目工地等37个社区物业全力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服务,凸显了碧桂园社区物业的责任担当。
志愿者帮助未懂操作的居民登记信息,方便完成核酸检测
碧桂园集团在7天内成立1317支志愿服务队伍……集团上下积极推进物资采购、医疗运输、防疫服务等工作,无数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抗疫第一线。2020年2月,碧桂园集团由曾巧等组成的6名突击队成员,一起将碧桂园旗下千玺机器人集团自主研发的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紧急运往武汉。队员们日夜兼程,加班加点安装调试,为隔离点的医护人员建立了一个可24小时免费提供配餐的服务点。
活跃在抗疫一线的碧桂园人,只是碧桂园职工在危机关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缩影。广东东莞茶山碧桂园二期项目总经理贾立哲,在城市建筑群和旧村庄改造等多个项目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深入贯彻集团品质至上的理念,贾立哲不断探索,首创“甲方、监理和总包三方一体化智慧建造管理新模式”,并荣获国家级“精瑞科学技术住宅全装修奖”和“居住建筑装配式内装修示范项目”。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2012年以来,碧桂园逐渐把扶贫和乡村振兴上升为集团主业之一,扶贫项目覆盖全国16省57个贫困县,推进教育、产业等精准帮扶举措,受益超49万人次。
近年来,碧桂园集团结合自身实际,把相关工作延伸到3000多个帮扶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碧桂园与当地贫困村实现结对共建,通过结对共建活动、实施“骄阳计划”、开展扶贫游学活动等形式,积极调动乡村群众参与,助力乡村振兴。在结对帮扶村,碧桂园工作队还发掘了一批“老村长”,积极安排“老村长”接受培训,引导他们持续发光发热、开展思想扶贫,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力量。
公益扶贫“老村长”曾相军为帮扶县的苗木出货出一份力量
2020年3月,碧桂园投资建设的连樟乡村振兴学院正式落成,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扶贫“老村长”等形式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和帮助。截至目前,学院已开办培训43个班次,招收学员超3000人次。如今的连樟村,从2016年人均年收入不足8000元的相对贫困村,蜕变为一个风景秀丽、宜居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的新农村。
“一体两翼”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长期探索中,碧桂园集团将思想工作与业务发展、企业文化、人才建设、社会责任、员工关怀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出“一体两翼、三培养四优先、五个100工程”的“一二三四五”思想工作体系。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碧桂园坚持引导员工树立爱党爱国的企业文化理念,推动思想建设进工地、进小区、进乡村,积极影响10万合作伙伴、100万农民工友、1000万小区业主,为巩固基层工作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