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春节继2023年12月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后,为世界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构建出一扇新窗口。
从“中国节”到“地球节”,从文化传承到文化自信,当春节进入倒计时,一场从“家”到“国”的文化盛宴的帷幕徐徐拉开。
在这场盛宴里,有早已穿越时间界限,深深嵌入每一位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厚情感与信念,那是对家的眷恋,是与亲人团圆的渴望,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更是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满满自豪。
当“中国红”遇上春节,人们奔赴美好生活的旅途,便有了新活力与新期待。
“中国红”即朱红色,是一种不透明的朱砂而制成的颜色,因最纯正的朱砂出自中国,因此又名“中国红”。“中国红”不仅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更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它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
如果用一种颜色形容春节,那一定是“中国红”。
新春佳节,贴红春联、挂红灯笼、着红衣,皆是人们迎春纳福的重要仪式感。从城市的大街小巷到乡村的阡陌田野,从首都北京到边陲小镇,从繁华都市到宁静乡村,无一不在用“中国红”装点。对人们而言,“中国红”恰似初升的朝阳,点燃了十四亿中华儿女心中的热忱,更将家的温暖与国的昌盛紧密相连。
每一个家庭都是国家繁荣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当神州大地上铺满“中国红”,那便是家与国的深情相拥。家国同春,四海同享。在这片红色的海洋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阖家团圆的欢乐,更是国家发展的强劲脉搏。
当“中国红”遇上美酒,我们便能在传统与经典的碰撞中,为生活增添一份独特韵味。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团圆梦,凝聚着我们诸多情感与期盼。而酒,作为中国人情感交流的重要桥梁,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也使得酒的意义在逢年过节时显得更加鲜活。
带上几瓶好酒回家过年,这在大多数人的年货清单上,或是孝敬长辈,或是走亲访友。随着醇厚美酒在舌尖上绽放,令人感到满足与欢愉的不只是那一抹历经时光沉淀的美好佳酿,更有亲友相聚的温暖。
如何选择一瓶好酒呢?有品牌知名度、有产品美誉度、有文化厚度的酒,不失为新春佳节自饮或送礼佳品,如全国名酒剑南春。
从品牌知名度来看,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剑南春)是中国著名大型白酒企业,在1979年、1984年、1989年由轻工业部举办的全国评酒会上三届蝉联“全国名酒”称号,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公司主导产品“剑南春”是中国老牌八大名酒之一,也是质检总局认定的“原产地保护产品”。此外,剑南春从近几年“双11”“双12”的销量来看,已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从产品美誉度来看,为持续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剑南春已打造出皇家剑南春、东方红、珍藏级剑南春、剑南春·老酒、水晶剑南春、剑南系列、绵竹系列等30多个品牌。品质卓越,值得信赖。
此外,剑南春积极洞察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分别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联合推出“剑南春·天文纪”“剑南春三星堆青铜纪大立人”等多款精美文创产品,让穿越千年的酒文化与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国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相互交融,为消费者呈现出一场场极致浪漫的文化盛宴。
从文化厚度来看,品味剑南春,便是品味一段历史。剑南春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其前身“剑南烧春”作为唐代宫廷御酒,记载于《旧唐书·德宗本纪》中,使剑南春成为载入正史并至今尚存的大唐御酒。千年传承,让剑南春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仅是一瓶酒,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当酒液滑过舌尖,那醇厚的口感仿佛在诉说着唐朝的繁荣昌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歌舞升平、诗酒风流的时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或许诗仙李白手中的清酒,就有剑南春的身影。
新年钟声渐近,让我们一起品味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在剑南春的醇香中,享受春节的欢乐氛围;在春节的团圆中,领略剑南春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