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读懂“三变”,展望“十五五”

2025-10-23 14:19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评论员 徐宁

金秋十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

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判“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时指出,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识变应变求变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其中,识变旨在观察变局,更新认识。

变化是永恒的时代主题。“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既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又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等内部挑战。只有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才能做出精准预判,进而周全应对。

看国际,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面临三重叠加的演变预期。一是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压力,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二是科技竞争白热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部分发达国家为保持自身科技霸权地位,厚筑技术壁垒,世界科技创新秩序面临重构。三是世界经济复苏动能疲弱,经济周期波动加剧,不同国家增长分化趋势明显。

观国内,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民生领域存在短板,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社会矛盾化解和风险防范工作还需要加强;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准确识变,重在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谋篇布局“十五五”,必须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两个大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把党和国家事业、人类进步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统筹谋划。

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准确识变,还要在变局中把握不变因素。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这是我们站在更高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定力。

在识变应变求变中,应变旨在因势而动,顺势而为。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正是科学把握、积极回应国内外发展大势之变,党中央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概念、创新性举措,指引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成就。

科学应变,重在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我们研究变局、应对变局提供了“总钥匙”。要学会运用蕴含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形势、预判风险、指导实践,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从容应变、处变不惊。

针对美国在科技上构筑“小院高墙”,打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沉着应对,加快了自主创新步伐,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创新成果密集井喷,还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超越;针对部分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大搞单边制裁、极限施压,我国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效降低了外部风险的冲击;针对美国滥施所谓“对等关税”,我们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适时推出一系列提振国内消费政策,同时打出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加大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往来,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波动风险……种种有效对策,正是科学应变、化被动为主动的体现。

在识变应变求变中,求变旨在创新突破,主动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坚定不移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不仅系统集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而且首次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图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动员令,擘画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在一次次积极变革中,我们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勇气和智慧,啃下了不少硬骨头,攻克了不少难关。

主动求变,需要在风险挑战中发现机遇。进入“十五五”时期,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变局客观存在、不容回避,变局中也预示着新局。

比如,全球加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同时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巨大与绿色产能不足并存。我国正是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带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保持较快增长。

主动求变,需要瞄准薄弱环节,补齐发展短板,锲而不舍,攻坚制胜。从“一五”到“十四五”,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逐步把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建设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下一个五年,必须发挥历史主动,做到“六个坚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历史的脚步永远向前。我们要十分清醒地看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只有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才能确保“十五五”规划科学制定并顺利实施,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责任编辑:王亚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