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回望2024——半月谈年终评论

2024-12-31 10:43
来源:半月谈网

回望2024:让每个人都成为流量世界里的一道光(上)

半月谈评论员 秦黛新

互联网时代,在流量杠杆的加持下,一句话、一个行为、一个人、一个小事件,都可能引发、撬动现象级的关注和讨论,甚至形成一股社会风潮。

这一年,个体成为流量风潮的创造者。巴黎奥运会,郑钦文一举夺冠,不仅刷新了中国网球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更点燃了大众的网球热情。报班、看比赛、买装备,一股“郑钦文风暴”在全社会翻涌;今年初,天水网友“一杯梁白开”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一段“天水麻辣烫”视频,带火了自己的家乡,引得无数游人前往,让“去天水吃麻辣烫”成为又一文旅“顶流”;一位名叫“保保熊”的外国博主,在中国旅游期间,用魔性语调创造出了“city不city”的互联网用语,成为今年的热词,也成了中国旅游潮的一大生动代名词;在湖南怀化,一名叫晓华的理发师火了,因其“听得懂话”的理发技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奔赴到怀化,理发店门口排起了长队,理发店外的街道也成了当地的消费聚集地,被网友评价“一个人带火一座城”……个体的力量在这一年彰显出了更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这一年,每个人都在与社会双向奔赴。回望2024年,我们能在记忆里看到这一年光彩熠熠的社会故事,也会在社会的集体记忆里看到自己的身影。这一年,我们一起创造了《黑神话:悟空》的传奇,一起在参与创作中感受AI的赋能与“狂飙”,一起为春节的申遗成功欢呼;我们为一个个舍己救人的英雄故事而感动;五一游、国庆游、冰雪游,每一次文旅的繁花盛开都是一场双向奔赴;巴黎奥运会,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全民体育热”让生活因运动而精彩……一幕幕定格时间的画面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被看到,越来越多的声音被听到。

2024年,每一个个体的勇气与责任、得到与失去、希望与遗憾,都在影响着这一年社会的样貌与温度,“个体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闪耀出无比璀璨的光辉,让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是一束光,正在照亮时代前行的每一步。

回望2024:互联网时代,如何学会保持理性?(下)

半月谈评论员 秦黛新

在即将过去的2024年里,个体力量搅动互联网流量乃至带动社会风潮,是一幅鲜活的生活图景,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媒介即生活,互联网时代下的每个人,不仅关心新闻热点,更希望能成为新闻热点。每个个体都拥有了更多可能,却也让我们开始思考该如何保持理性和规范。

自媒体时代让一夜爆红成“网红”不再是天方夜谭,但这一年,一些红极一时的“网红”也因其行为不当遭到流量反噬。2024年春节,炮制“秦朗丢作业”虚假事件的网红“Thurman猫一杯”被处罚;今年中秋,首个粉丝破亿的个人博主“疯狂小杨哥”被一块虚假宣传的月饼扳倒;因嘲讽“00后”就业难的“羊毛月”火速塌房;还有诸多为赚取流量无下限、搞低俗“审丑”的所谓“网红”,即使坐拥千万粉丝,也最终难逃封号的命运。

多元、海量、真假难辨、极具情绪化的互联网信息,也在这一年深刻影响着大众的生活。一条“8个瑞士卷怎么分”的视频不仅在网络上呈刷屏态势,也在现实生活中引发了热议,成了考验亲密关系的“难题”;网络上长期存在的“饭圈文化”也在今年席卷了体育圈,不仅对运动员造成了冲击,也严重影响了中国体育形象。

在互联网对现实的辐射下,个体的影响被不断放大,个体掀起的声浪也让大众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其中。在“全民身处其中”的时代如何保持理性思考,又该如何规范互联网行为,或许应该是迈入2025年之际每个人和全社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责任编辑:王亚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