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评论>正文

贫困户“讨嫌”村干部“难当”

2018-05-25 10:59
来源:半月谈

在乡镇工作快三年,三年时间里,进村多,入户少,能大致了解多数村干部的想法,却很少去听老百姓的心声。随着精准扶贫“尖刀班”的组建以及结对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也多走了几户贫困户,让我对贫困户有了新的认识,对村干部也有了新的了解。

贫困户“讨嫌”,有人心里讨嫌,有人嘴上讨嫌。

某户贫困户想要低保,但就是在村里很难申请到。我通过多次走访,多方打听,发现他家里的确贫困,我就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他要低保的理由是什么?二是他为什么难以申请到?后来和他深入交谈,就找到了答案。他的肩上长了拳头大的瘤想做手术,而获得低保后就能减少更多的医药费,这是他要低保的理由。随后,我试着去问他是否和村干部有矛盾,他不愿开口,但从他躲闪的眼神里我发现了问题的症结。通过在他家一顿饭的功夫,他终于开口了“我本不愿说这些,因为我们书记还算正直,我跟你说这些就跨了大步,我也不想说他坏话;我也不是想去争这个低保,只是想把肩上的包割了,只要背肥料背红薯不痛我就能给国家减轻负担”,后来他告诉我因为某事和村干部发生了争执,而我也发现那件事情确实是他做得不对。同时我也发现他爱说直话,嘴巴“讨嫌”,但是他一句“我们书记还算正直”以及字字句句透漏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习总书记的拥护,让我发现他的心不“不讨嫌”。即使他被村干部骂了,他仍然觉得那件事情自己是对的,而在觉得村干部错了的情况下还能去维护村干部让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和肚量。

另一户贫困户,我前两次入户他都向我述穷,穷的理由都是“看嘛,都是遭她吃药吃垮的”,所谓的“她”是他母亲,他家里也确实有位年老体弱的母亲。在第三次入户时,我发现那位老人一直在床上呻吟,原来,那位老人摔了一跤,已有3天无法下床行走。我问贫困户:

“为什么不带她去医院”

“哪来的钱哦?”

“你们有合作医疗有低保花不了好多钱”

“怎么弄起去哦?”

“我有车”

“老年人又晕车”

“我去找皮卡车”

“这会正是忙的时候哪个服伺?”

我实在说不下去了,就告诉他“这是你的妈不是我的妈,你想什么时候送她去医院就什么时候给我打电话”。

在我结对帮扶的9户贫困户中,他家绝不是最困难的,困难更不是“遭她吃药吃垮的”。我不愿去过多的评价他,但正在修房子都有钱难道还没钱为老人看病么?事实上,我从多方证实,“不孝敬老人”是我听到对他最多的评价。无论他贫穷与否,但我觉得他不孝敬老人的行为,不仅仅是心里的讨嫌,而是透着骨子里的坏。这类贫困户,家里的老人大概只是他们贫困的一个幌子,但家里的老人却空背了“贫困户”的名,没享到贫困户的“福”。他们把赡养老人当成了党和政府的义务,这类贫困户与好吃懒做的贫困户类似,好吃懒做的贫困户把养活自己当成了党和政府的义务。无论是以老人为借口来“争贫”;还是以不劳动但又享受了扶贫政策、过上好日子来“乐贫”,他们不转变观念就是一滩烂泥。

村干部“难当”,有人真难当,有人假难当

各项惠民政策要落实到村民头上,全靠村干部走完最后一公里。某村低保评审会开完后,村书记被一村民代表指着鼻子问“你把他弄上去你要得好多?”,村书记只能尴尬的说一句“你莫闹”。所谓的“他”是村书记某亲戚,符合低保条件,只是指着鼻子问他那位代表也符合条件,显然那位代表的意思是村书记优亲厚友。在我看来,这样的村干部难当,无论他在这之前是否尝到过“得好多”的“甜头”,单是被人指着鼻子问却又无言以对的时候,我都觉得他难。因为,他的亲戚与那位代表同时符合条件,于私,他没违背政策,于公,他愧对那位代表。假如这位村书记之前真的“得过”,我相信指着鼻子问他的人就不止一个,那么这个书记就更难当,他会常常为维护“小家”的利益花心思,但又会常常因为损害“大家”的利益而头疼。

某日,上级领导到一易地扶贫搬迁户去暗访,这贫困户一看是上级领导,就说“你看嘛,我这个房子好小,你们上头拨那么多钱,不晓得村干部贪了好多,你看可不可以给我换一套大的”。后来这话传到了村干部耳朵,就跑去问这户贫困户:

“这房子是我修的不?”

“不是!”

“你住这扶贫房我收了红包的不?”

“没有”

“那你说你这房子我从哪儿贪的?”

村干部气不打一处来,假如他贪了我估计他心里会好受一点,这个例子与某乡镇干部“强按贫困户鞠躬道歉”的事件如出一辙。多少贫困户明明在享受着扶贫政策却又逢人就说自己什么都没得到或者得到的不多?干部强行要求群众鞠躬致歉固然不妥,但群众抹黑干部的做法也必然不对。事实上,这位贫困户的目的并不是举报村干部贪,仅仅只是想要一套更大的房子。群众的对于生活的要求或许并不高,但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暂时还无法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没纳入贫困户的人羡慕贫困户的孩子在学校有补助,他们说“都是因为村干部不给我报贫困户”;没有低保的贫困户想找村干部申请低保,申请到了低保又想找村干部把等级调高。那么,村干部难就难在:老百姓喝了米汤想吃粥,村干部则放空粮仓都不够;老百姓得了便宜不卖乖,村干部则废了力气不讨好。

无论是群众“讨嫌”,还是村干部“难当”,都暴露出了少数村干部与群众关系恶化的问题,作为基层政府干部,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工作作风。

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听实话解实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从战争走向和平,离不开“小米加步枪”的历史;而今,我们需要人民群众去创造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所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扶贫靠干部引路,但脱贫靠群众发力,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该如何去密切联系群众?其实,只需要陪他喝杯茶、抽根烟、吃顿饭。一杯茶的功夫你就会发现他想要申请低保;一根烟的时间你就会清楚他为什么要申请低保;一顿饭过后,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他申请不到低保。贫困户不会无缘无故“讨嫌”,他总是有口气没咽下,基层乡镇干部要多与老百姓当面交流,帮他们咽下这口气。贫困户最“讨嫌”的地方在于不说实话,有些贫困户明明没有孝敬老人却非要说是因老人生病把他家拖垮,任何扶贫政策没有享受到他都咽不下这口气,要帮他咽下这口气就只需要问他一个问题:你家的低保,用在老人身上的有多少?有些贫困户明明是因为村里故意不申报导致他无法享受低保,他咽不下这口气,要帮他咽下这口气就只需要问他一个问题:村里为什么不给你申报?

只有扎实工作作风,才能讲实话办实事。村干部的难,难在上有党委政府,家有妻儿父母,下有群众农户。村干部不会无缘无故“难当”,他总是有碗水没端平,或为完成上级任务,或为亲朋好友利益,或为全村发展着想。基层乡镇干部扎实工作作风就是要多与干部交心谈心,帮他们端平这碗水。有的村干部一心只为完成上级任务,没有听到村里大多数群众的心声,即使完成了上级任务却依然得不到群众的好评,我们就告诉他:任务是死的,但群众是活的,完成任务要结合村情民意,要用上级的文件去联系本村的实际;有的村书记总喜欢动“歪脑筋”,总以为在没有违背政策前提下优亲厚友就没有错,我们就告诉他:没有违背政策不代表没有违反原则;还有的村干部一心只为全村谋发展,为多数群众谋利益,然而仍有少数人到政府举报他优亲厚友,我们就告诉他:多数群众对你的评价是好的,而那少部分群众抓住了某某贫困户是你亲戚的“把柄”,却没有发现自己的日子过得比你亲戚好,不要在意那些“刁民”。

通过深入分析贫困户“讨嫌”和村干部“难当”的原因,乡镇就能找到矛盾的根源,发现问题的本质。无论是低保户的评议还是合作医疗的收取,村里事事有矛盾;无论是过去书记、主任各负其责还是现在书记主任一肩挑,村里时时有矛盾。乡镇干部唯有不偏不坦,在村干部面前敢为群众说硬话,在群众面前敢为村干部说实话,才能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