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微收获”中蕴含“好未来”——“众人划桨”办民生实事让浙江百姓获得感增强

2022-01-18 09:4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1月17日电题:“微收获”中蕴含“好未来”——“众人划桨”办民生实事让浙江百姓获得感增强

新华社记者林光耀、岳德亮、郑梦雨

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暨南街道居家养老中心,每到中午老人们都会围坐在一起聊天、下棋。老人们的这块“乐土”,得益于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

多年来,浙江省持之以恒推进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让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每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既有日进一步的“微收获”,也蕴含着重如千钧的“好未来”。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

冬日的暖阳洒在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息塘村,村民顾云妹散步经过“千套乡墅”安置房项目现场时,会好奇地向工地里张望,“今年就能住上新房了,我们一家人都很期待。”

“千套乡墅”惠民项目连续两年入选南浔镇民生实事项目,南浔镇规划了1396套安置房,推动农村集聚房建设迭代升级,打造江南民居样板。

“项目配套建设邻里中心、卫生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设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浙江省人大代表、息塘村原党总支书记周美凤说。

1月11日拍摄的建设中的息塘村农民集聚房项目。(新华社记者 林光耀 摄)

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内容在变,但为民服务的初心贯穿始终。正在进行的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2022年度的浙江省十方面“民生实事”新鲜出炉,包括新增150个乡镇(街道)建有托育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改造农村供水管网2800公里等。

旨在为民、重在办事、成于务实,2004年至今,浙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为民办实事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

“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

车辆年检耗时长、服务感受差,曾是长期困扰车主的烦心事。浙江把解决这个民生痛点,列为2021年度十方面“民生实事”之首。

“进门交钥匙,等待半小时即可提车。”前段时间,杭州市民王先生刚刚完成了私家车年检,“感觉比以前方便快捷多了。”

浙江省衢州市一家机动车检测公司的检测线。(受访者供图)

什么样的民生实事项目,能让群众真正受益?近年来,浙江遵循民生实事“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的原则,公开向社会征求为民办实事项目,从“政府独唱”到“众人划桨”。

2008年,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宁波市宁海县力洋、大佳何两个镇率先探索试行。截至目前,浙江省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876个乡镇开展了票决制工作,486个街道也开展了票荐(票选)工作,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

“我们通过长效机制的保障,找准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更贴近‘民意所求’。”德清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少华说。

在迈向共同富裕中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寿峰村,一条下山公路是村民的多年期盼。由于村庄海拔高、地形特殊,村民下山去集镇差不多要2个小时。

“2021年初修建公路被列入镇民生实事项目,镇里组织专班攻坚啃下‘硬骨头’。如今路修好了,村民下山只要8分钟。”寿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钱鹏辉说。

这条长4.43公里的寿峰西塘公路也成了小小山村的“致富路”。“村里的高山白茶、蔬菜都能及时运出去销售,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61岁的村民陈生炎感慨万分。

2021年2月5日,在杭州市富阳区环山乡环二村文化礼堂,村民观看新春文艺表演。农村文化礼堂连续多年被列入浙江省民生实事项目。(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乡村图书馆,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在浙江,农村和城市统筹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促进城乡差距缩小,生活更便捷,服务更均等。

为民办实事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应有之义。多名基层受访者表示,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让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中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刘祎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