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为民族复兴而聚,民心为美好生活而聚。聚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思想政治优势。在今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民心是执政之源,民心是执政之基,民心也是执政之力,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聚民心关键是要“掌握群众心事”,架起群众心灵的桥梁,在真做实干中汇聚民意、凝聚民心,形成万众一心的合力。
一、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民心
第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民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统一的思想何谈行动的一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从本质上而言,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终究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中国的问题”,解决大众的现实生存与未来发展问题。因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集中关注反映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问题,这不仅充实了宣传的思想理论空间,也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有效的生动的具体落实。思想理论的宣传只有着眼于群众生活水平的切实改善、民生权利的有效保障,在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中赢得民心、获取大众的认同和拥护,才能真正实现和推进新时代思想宣传工作的发展。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聚民心就是要掌握群众的心事,话要说到群众心坎上、理要讲到群众心底里、事要办到群众心头上。把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操心事”作为宣传并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事来办,进而,有利于提升了思想理论宣传的水平。
第二,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聚民心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对中国梦的宣传要落实在个人梦上,让群众深度理解中国梦是跟自己休戚相关的事,跟个人的生活、发展密切相关。每一个人都是中国梦的一份子,只有大家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先做中国梦的创造者,再做中国梦的共享者。宣传中国梦关键在于不仅要关注和改善“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化解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民主和谐;而且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实现通俗化、大众化,通过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链接,体现中国当代文化表达的特点、习惯等特质,用转化了的大众话语,满足人民群众社会文化心理习惯与心理需求。简言之,对中国梦的宣传要落在实处,让梦想成为一个个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惠民行动,让群众在惠民行动中点亮希望,充满梦想。只有有梦想的民族、国家和人民才能勇往直前,才能不断进步。用中国梦聚民心,充分发挥中国梦的牵引力和鼓舞性,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联结在一起、变成整体,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起“抱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用实现高质量发展聚民心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根本要求。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而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未解决。人们期盼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尖端的产品、更安全的食品、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向绿色、精良、精品方向发展。从高质量发展上聚民心,要在宣传高质量发展中结合问题导向,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问题就是矛盾,解决问题就是解决矛盾。宣传高质量发展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聚焦定位,寻找不充分不平衡的切入点,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点滴挖掘、提炼出来,用满足人们对“美”和“好”的需求加强思想宣传,以此重整精神、重聚力量、重新焕发人们的精神活力。
第四,用干部形象与作为聚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干部的形象和作为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写,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上讲台、讲理论、写心得。在各级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带动下形成学习热潮,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中展现了干部学懂弄通做实的良好形象与作为,形成“头雁效应”。干部的好形象与新作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性和示范性,好的形象与作为自然会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形成干群一条心、万事有信心的整体效应。
二、学懂弄通才能真做实干,真做实干才能凝聚民心
一是要真说实做。真说,精准传播党的声音,准确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准确传播党的创新理论,需要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富有战斗力的宣讲队伍。这支队伍能在第一时间精准的把党的新声音、好声音送到千家万户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理论需求。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要力求真说,防止“歪嘴和尚念歪经”,在真说中彰显理论的真理性,凸显理论的公信力。实做,把理论变成现实力量、把思想变成实际行动。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切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贯彻和落实。首先,从文本出发,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其次,在弄通上下工夫,继续深化、细化思想理论的学习。坚持专题研讨、集中研读,相互交流、互动启发,确保学得深、学的透。再次,理论联系实际,“做实”理论。将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成果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结合起来,同破解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实践难题结合起来,同加强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使理论宣传和思想传播在解决问题、统一思想和鼓足干劲上发挥实效。
二是要虚事实做。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思想具有抽象性,思想是对现实的高度提炼,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为此,人们通常把跟思想有关的工作归为虚事。在党的理论宣传中要谨防“虚事虚做”“虚事假做”,而是要虚事实做,在实做中彰显思想的伟力和对现实的强大指导性。通过思想大解放活动,把虚事做实,在讨论、辩论乃至争论中,推动思想的活跃和统一,破解路径依赖、思维习惯,消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实现思想上的进步和理论上的统领,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民心,同心同德,在高质量发展中团结奋进。
三是要做细做深。理论宣传工作是跟人的思想认识有关的工作,思想见效慢,然而,不能因为见效慢、耗时长就流于形式,就空洞地喊口号、简单地贴标签。越是思想工作越需要做细做深,在细中察民情、在深中解民忧。把思想宣传工作和理论传播工作做细做深,不仅需要一支既能顶天际又能接地气的理论宣讲队伍,还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以解决群众的疑惑为宣传目的,用群众听得懂的生动语言来表达,用群众喜爱的形式来呈现,到群众的家门口做宣传,以群众的口碑来检验宣讲效果。只有把思想理论工作当作群众工作来做、当作服务工作来做,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理论宣传工作只有真做实干,全心全意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及时有效的解决民生问题,祛除理论的空洞性、口号性和庸俗性,实实在在地给人民以看得见的思想红利,把理论宣传工作做实,才能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