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从追随者到引领者,中国影像力量正在重塑世界影像格局。
“从光学领域的发展,传感器领域的创新,算法底层的投入,到分享平台生态的构建,中国影像产业在各个维度齐头并进。”在昨晚播出的《对话·创新中国行·OPPO》节目中,OPPO高级副总裁段要辉如是说,“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影像在中国。”
这番自信的断言,背后是中国影像产业数十年蛰伏与腾飞的壮阔历程。曾经,相机是莱卡、哈苏、佳能等国际品牌的天下;如今,在全球每年产生的数万亿张照片中,90%来自手机,而全球前十的手机厂商中,中国品牌占据八席。影像技术的重心,正在发生历史性转移。
01
产业链崛起:从依赖进口到全球引领
中国镜头供应链已长成参天大树,深深扎根于全球影像产业土壤。
当前,丘钛、舜宇等中国企业已跻身全球影像模组供应商第一阵营。2024年全球手机摄像头模组出货量达44亿颗,舜宇、邱钛、欧菲光“三巨头”合计市占率超60%。这些中国企业已具备除芯片外绝大部分核心组件自研能力,实现了产业链的深度整合。
“任何行业一定要有创新,没有创新只能是举步维艰。”节目中,行业泰斗钱元凯回顾了中国相机产业曾经的教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产相机厂安于模仿,缺乏真正创新,当彩色胶卷和135胶卷普及后,众多品牌在短短两三年内被市场淘汰。
对比鲜明的是,如今中国影像产业链已实现从追赶到并跑,甚至在部分领域领跑。OPPO与舜宇的合作始于2010年,当时两家企业还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从业者”,共同探索在手机有限空间内提升拍摄能力。2017年,面对长焦效果与手机轻薄化的矛盾,OPPO与舜宇工程师共同攻克难题,推出潜望式长焦技术,让摄像头模组“躺”下来,解决了因手机厚度带来的焦段不足的物理桎梏。“这一技术已成为入门级手机与旗舰影像手机的分水岭。”段要辉介绍道。
在传感器领域,中国的豪威科技已与索尼、三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影像核心部件领域不仅站稳脚跟,更开始参与前沿技术定义。如OPPO首创的“四合一”像素合并技术,推动了整个高像素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02
生态重构:拍摄、处理、分享的闭环创新
手机真正颠覆的,是让拍照、处理、分享在瞬间完成。
这种“随拍即享”的完整生态,创造了相机无法满足的全新需求。节目中,段要辉点出了关键差异:“相机的时代只实现了拍摄功能,但在手机之后,拍摄、编辑和分享都可以在一个设备上完成。”
中国拥有全球最具活力的影像分享生态。抖音、小红书、微信等平台不仅是内容窗口,更是驱动影像创作与传播的“心脏”。它们与硬件制造一同,构成了从拍摄、处理到分享的完整闭环,让整个产业链在国内就能跑通“最后一公里”。
OPPO与小红书合作的影像大赛,让用户通过手机记录生活并进行创作,实现了动态实况照片和8K高清照片的直发分享。这种硬件、软件与社交生态的深度融合,成为中国影像产业独有的竞争优势。
影像的社会学意义也随之变革。节目中,OPPO影像认知总监程卓分享了一组数据:2000年,全球拍摄照片约800亿张;到2024年,这一数字变为超过2万亿张,其中90%以上来自手机。
“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了。”程卓感叹,“影像平权”时代已经到来。从重要人生节点的记录到日常生活的随时捕捉,影像不再是特权,而成为普通人表达自我的方式。
03
技术破壁:当AI重新定义影像边界
AI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开影像技术的天花板。
节目中一个生动场景是OPPO AI科学家张磊演示的“千里长焦”功能。在1400米外,肉眼难以辨识的小白点,通过手机60倍变焦和AI增强,清晰呈现为一个憨态可掬的玩偶。
“OPPO是全球第一家在手机上实时运行扩散AI大模型做拍照增强的公司。”张磊介绍,AI大模型通常需在云端运行,但OPPO实现了在手机端实时处理,这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AI与影像的结合,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张磊笑称,算法工程师与影像认知团队常有“摩擦”:工程师希望有明确的数学公式,而认知团队则提出“不透、没有氛围感、缺乏层次感”等主观评价。
“我们要用科学手段解决艺术问题。”张磊表示,这一过程虽曲折,但最终算法工程师都成了“半个认知工程师”。
节目中,程卓展示了一幅6×8米的巨幅青椒照片,向摄影史上著名的《青椒30号》致敬。这颗用OPPO Find X9拍摄的青椒,色彩过渡丰富细腻,即使在巨大放大下仍保持自然质感。这颗青椒,成为中国影像技术致敬经典、迈向未来的象征。
从爱德华·韦斯顿耗时数小时拍摄一张照片,到如今“比眨眼睛还快”的2亿像素瞬间捕捉,影像技术完成了跨越世纪的飞跃。
从2018年的夜景算法到如今全面AI化的影像系统,OPPO在AI影像领域的投入已超过百亿,相关研发团队超千人。段要辉展望:“我们一直有一个梦想,要把手机影像做好,去跟专业的相机分庭抗礼,在手机这么小体积的设备里面完全实现大型相机的、专业相机的拍摄效果。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实现。”
结尾
在节目的实验室内,OPPO还展示了健康实验室、动作捕捉系统等跨界创新。从影像到健康,OPPO早已超越手机公司的范畴,成为通过技术改善生活的科技企业。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从早期的2.97亿部发展到2024年的12.4亿部,这个数字背后,是中国影像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
三十年前,OPPO从VCD起步;三十年后,中国影像技术已站上世界舞台中央。正如节目中展示的那颗青椒一样,中国影像产业正在用极致的技术,将日常转化为艺术,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穿越周期的创新力量,正将全球影像的未来,烙上鲜明的中国印记。(半月谈 张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