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广西贺州:257公里,汛期气象哨兵的一天

2020-04-17 16:54
来源:半月谈网

4月13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入汛的第20天,也是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正式业务运行的第13天。从汛前准备到汛期检查,贺州市气象部门对全市131个自动气象站以及大气负离子站、交通气象站、1部天气雷达、4个农田小气候仪和708个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等气象设备开展巡检维护工作,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准确、及时,筑牢了防汛工作第一道防线。贺州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的段利军就是其中一个汛期气象“哨兵”。 

06时00分,闹钟响起,今天的工作安排得很满,所以要比往日起得早,怕吵醒妻子,段利军小心翼翼地起床,轻轻地关上卧室的门,快速洗漱完后就出发去单位。

06时30,段利军抵达单位,整理材料、装载设备、查看天气、一个个忙碌的细节,是日复一日常态的画面。

07时25分,简单吃过早餐后,段利军便驾车出发,一个半小时后到达富川瑶族自治县虎头村区域自动站。检测采集器、通信模块、蓄电池运行情况,更换温度传感器,清洗校准太阳能板、雨量采集器,段利军熟练又谨慎地逐项操作。认真检查、精心维护、确保气象仪器正常运行,就是为每一个真实有效的气象数据、每一份关乎民生的服务信息提供坚实保障。

10时43分,维护完区域站后继续前往大湾村党群服务中心,维护气象预警大喇叭。开在上山的公路上,段利军回想着几年前到一些村镇维护大喇叭,有些路一边是峭壁,另一边是几百米深的悬崖,路面也是左一个坑、右一个洼,遇到下雨天,皮卡车开不进去,他就得背着工具箱、电瓶步行走上山。现在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都得到了很好的改造。

“气象大喇叭,服务送到家,富川13日预报:今晚到明天,多云到阴天……”当大喇叭亮堂的声音在村里响起,段利军安心的靠在车后箱吃起了泡面,为了节省时间,他几乎午餐都是用泡面解决。看看手表,已经13时20分了,他赶紧拨通妻子电话。

“医生说宝宝发育很好,小家伙踢我可使劲了,你吃饱记得在车上眯一会,一定要注意安全。”坐在石头上眺望着富江河,听着电话那头妻子的叮咛,段利军心里有些内疚,妻子怀孕28周了,自己从未抽得出时间陪她去一次产检,但妻子从不抱怨,只是担心他下乡上山的安全。为了避免疲劳驾驶,段利军靠着车椅,吸着窗外清新的空气打了个盹。

汛期除了维护气象设备,对所辖县局的巡检也是常规工作之一。15时,段利军到达富川县气象局,对该局汛期气象服务组织管理、气象观测自动化运行、业务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对业务人员开展培训,包括网络安全知识、气象观测软件常见问题、自动气象站故障排查检修等内容。确保在人工观测转变为自动化观测的同时,观测人员也能向装备保障维护人员和气象服务人员转型。

20时30分,回到单位整理记录好一天的工作后,段利军又来到气象台,更新确认区域自动站和大喇叭的在线率,为明天的工作安排做准备。气象台就像是段利军的第二个办公室,每天外出前和回来后都会到这里记录数据,查看天气。而这里也是局里全年无休的部门,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工作要求,紧盯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前量,紧绷防汛抗旱抢险救灾这根弦,围绕疫情防控、防汛抗旱、复工复产、春耕春播、森林草原防火等重点领域,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我不是完美主义者,但对于提高预报准确率却有着永恒不变的追求。在防灾减灾这件事上,我给自己的及格线是100分。”贺州市气象台台长黄远盼说道。

21时07分,段利军踏上星光走上回家的路,汽车里程登记本上的257公里,记录了他忙碌而充实的一天,而他的一天也是贺州市汛期气象服务中一个小小的缩影。(文/毛琪 图/董州)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