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扶“以梦为马”的“青稞”上马

2019-11-12 09:16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张璇 朱涵

2019杭州云栖大会上,10位青年科研学者成为关注的焦点,他们获得了第二届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每人获得达摩院提供的100万元奖金和全方位的研发资源支持,奖金由获奖人自由支配。

近年来,企业出资的科学奖励不断成为媒体热点,关注青年科学家奖项的设立尤其让众多“青稞”(青年科学家的昵称)深感欣慰。丰厚的“红包”背后,青年科学家可以打开怎样的发展空间?

23:1选出大奖得主

“他聚焦自由曲面光束调控,大幅提升光学系统功能和性能。”这是青橙奖新科得主,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吴仍茂获得的评语。

“我做的研究就是让光听话,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吴仍茂说,小到生活中的路灯照明,大到虚拟/增强现实、航天航空等领域,自由曲面光束调控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此次获奖名单中,有两位女性青年学者,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高联丽是其中一位,她致力于融合自然语言与视觉理解的研究。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完成某些限制性任务,如人脸识别,已经做得比人类好了,但还谈不到‘理解’,实际上目前最智能的计算机的视觉理解能力还未达到3岁小孩的水平。”高联丽说。她想做的,就是让机器的视觉认知能力逼近人类水准。

据青橙奖管理委员会介绍,第二届青橙奖总共收到了237人的有效申报材料,经过初审、复审以及终审答辩三轮评审流程,最终评选产生10位获奖人,申报人与获奖人比例约为23:1。

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说,在青年学者走上科研道路的初期给予支持,能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与坚持扎根基础研究的决心。

关注“无名之辈”

平均年龄32岁、最年轻的只有28岁,本届青橙奖获奖者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国内高校,研究领域集中于量子密码、数学、可见光通信、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

谈及此次参与青橙奖评选,吴仍茂坦言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能被选中。吴仍茂说:“光学工程研究周期长,论文数量相对其他领域不算特别多,我提交完材料也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居然收到了答辩的通知。”

据介绍,青橙奖之所以取名“青橙”,是希望青年学者的志业能像初现枝头的橙子一样,稍假适宜环境,就可饱满成熟。

放眼国内,多数科学奖项更像是“锦上添花”,聚焦于成果累累者,而青橙奖更想关注无名之辈,只奖励3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旨在为真正有创造力的“青稞”提供更多的科研扶持和更大的展示舞台。在同等条件下,青橙奖会优先考虑尚未获得过科学奖项的青年科学家。

除了100万元的现金奖励外,这些青年科学家还将得到来自达摩院的软硬件研发支持。他们可以自由出入达摩院分布在全球的研究中心,获得包括数据、场景、计算力在内的研发资源。达摩院还将为他们配备技术与工程师团队,帮助他们将想法转变为现实。

扶持“青稞”,当有更多“青橙”

科研经费难觅、晋升通道拥堵、教学评估难测、生活压力高企……这些“囧象”让象牙塔内青年学者的焦虑难以纾解。什么才是化解压力的最好药方?

阿里云智能战略合作部资深总监刘湘雯表示,目前政府与社会各个层面对青年科学家有很多扶持计划,不过往往着眼于具体的科研项目。青橙奖关注的首先是“人”,希望借此在激励科技人才创新方面做出力所能及的补充,让坚持“择一事、爱一生”的纯粹科学精神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不是空中楼阁。

被采访的多位青年学者表示,希望外界给予青年科学家更多的耐心,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高联丽表示,国家对青年科学家的关注度近年有所提升,比如“杰青”之外增加了“优青”,但对于实验室刚刚搭好,成果一时难以“井喷”的广大科研新手来说,申请难度和限制还是现实存在的。

青橙奖首届获奖者、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杨树森说:“我们做研究,不是仅仅为了产生论文,而是为了产生真正的社会价值。”

当“四唯”的紧箍咒逐步摘除,如何让这样纯净的理想有更肥沃的土壤,就是更有效、更多元科学奖励机制的任务了。我们期待更多的“青橙”,扶“以梦为马”的科学家跨上研究骏马,踏上创新前程。

责任编辑:常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