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教育>正文

干这三件事, 给师范生师德养成装上了助推器

2018-05-11 15:00
来源:半月谈

半月谈记者 李兴文 沈洋

 

    江西师范大学拥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是江西中小学教师的“摇篮”。近年来,江西师范大学探索“德育答辩”,以身边的榜样熏陶,以乡村支教锤炼,推进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毕业生受到全省中小学校好评。

 

“德育答辩”不合格不能毕业

    与其他学校毕业班学生不同的是,江西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大四学生岳姣不仅要准备毕业论文,还要迎接“德育答辩”,就4年来品德养成接受答辩老师检阅。

    “德育答辩”包括入学教育、学年评议、毕业答辩等环节。 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许红缨说,德育答辩计为1学分,重在学在日常评在日常,学年评议主要考察与同学相处、团队合作、待人接物等,答辩不合格一票否决,不能毕业,以此倒逼师德养成。

    上个学期末,大二学生杨雪璐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德育学年评议。“每名班委带一个小组,大家围坐在一起,回顾一年的成长经历,相互查找问题和不足。”杨雪璐说。

    “学校把师德教育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点,旨在为中小学培养品学兼优的教师。”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田延光说,“德育答辩”从制度设计上涵盖从入学到毕业的4年,答辩环节是师范生走出校门之前的一次“体检”。

 

身边榜样诠释师德力量

    江西师范大学优秀校友龚德凌主动到偏远山区任教,30年来默默耕耘、乐于奉献,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并当选为十九大代表。在上学期举办的“弘德”论坛上,龚德凌向母校师生讲述了成长之路,用亲身经历向同学们诠释了什么是师德。

    免费师范生李蒙是众多听众之一。“听着听着泪水就充盈了整个眼眶,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伟大,这或许就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李蒙说,优秀校友的事迹让同学们深感教育事业的崇高和伟大,纷纷立志要成为一名好老师。

    “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教育引导他们厚德、好学、爱教。”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国雄说,“弘德”论坛隔年举办,邀请优秀校友、优秀乡村教师讲述他们的感人故事。

    在榜样的激励下,近年来江西师大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肖玉玲、全国第二届国学达人挑战赛二等奖张赟等一批优秀学生代表。

    以榜样激励的同时,强化反面事件的警示作用。每当发生师德失范的热点事件后,班级会召开班会讨论,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项国雄说,学校建立了主题班会、辅导员微信群、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多重渠道予以警示教育,给未来的教师打预防针。

 

扎根基层支教锤炼道德信念

    2017年下半年,体育专业大四学生陈紫霞在农村学校昌东一小开展志愿支教服务。除了教学生踢足球,她还教会了全校师生“五禽戏”。如今,上午大课间活动,昌东一小数百名师生共同演练“五禽戏”。每当看到这个场景,陈紫霞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其实,在江西师范大学,乡村支教活动覆盖了所有师范类专业。以江西师范大学给农村学校派遣志愿者开展足球支教为例,从2015年的1所学校扩展到现在的近20所学校,有效弥补了农村学校专业体育教师不足的短板。

    早在2004年,江西师范大学就实施了“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偏远农村学校以支教的形式实习一个学期。10多年来,派出8000余名师范生赴全省380多所师资紧缺的乡村学校支教实习。在缓解农村师资力量紧缺的同时,也让师范生得到锤炼。

    2017年,江西师范大学第一批300多名免费师范生毕业,几乎都履约在江西省内学校从教。如今全省70多个县的80多所中学,对江西师范大学的毕业生给予好评,说他们素质高、能吃苦。 编辑:许中科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