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北疆,秋风渐凉,但伴随开学季的到来,一股蓬勃的职教热潮在黑土地上涌动起来。在“支持在边境城市新建职业教育院校”的重要指示引领下,黑龙江省采取校地企合作共建、整合闲置教育资源、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等多种举措,两年间在中国最北角兴办起5所职业教育院校及教学基地。

牡丹江大学绥芬河口岸教学基地崭新的教学楼和操场
为了给边境城市培养出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新建职业院校围绕中俄边境产业“量身定制”了旅游、俄语、护理、电商、烹饪等特色专业,并构建起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良性机制,为稳边固边、兴边富民注入强劲动能。
在边境5地兴建职教
在“你好 新同学”签名墙上留言,在展示板前拍照打卡……9月13日,中国最北职业学院——漠河文化旅游学院正式开学,来自全国各地的239名新生开启崭新的学习生涯。
“漠河马上就入冬了,不能只有天寒地冻,得给孩子们留住一些活力与色彩。”漠河文化旅游学院院长张金慧指着走廊窗台上结满黄、红双色小柿子的盆栽感慨道,“从年初采土育秧,到开花结果,这都是教师们亲手完成的。”
开学当天,漠河市最低气温已低至6摄氏度。踏进温暖舒适的寝室,不少家长脱掉外衣,穿着短袖帮孩子整理床铺,有南方家长感慨,还是有暖气好,冬天孩子也冻不着。漠河市委书记吴庆军说:“学院在地暖基础上为每间宿舍额外增加了外挂暖气,保障学生温暖过冬。”
为加快边境城市新建职业教育院校,黑龙江省按照“服务国防安全、提高人口素质、助力产业发展”目标,建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等“三步走”实施路径。截至目前,已在漠河、抚远、黑河、绥芬河、穆棱5个边境城市新办了职业教育院校及教学基地,今年约1500名职教学生报到,俄语、经管、护理、旅游等专业都与中俄边境发展定位相关。
在黑龙江众多边境城市新建的职业教育院校中,在校生规模最大的是牡丹江大学穆棱边境学院。“2023年底学校与穆棱市签订正式协议,2024年2月试运行,牡丹江大学3个专业的近400名大二学生转到穆棱边境学院实训。”牡丹江大学党委书记付仲禹说,“2024年8月正式开学,900多名学生进驻。”
“大学生有活力,他们一来,感觉整个县城都有精气神了。”穆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六级职员盖穹说。
盘活资源,避免盲目投入
新建学校,首先要解决的是办学资质问题。“我们曾经想过新建一个职业学校,但异地新办学校周期长、审批难,师资问题短时间也较难解决。”大兴安岭地委书记范庆华说,依托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的旅游专业新建二级学院,办学资质问题才得以迎刃而解。
有了资质,还要解决办学场地问题,多所新建职业教育院校盘活了闲置资源。“我们了解到漠河市的部分高中教学楼闲置,学院就利用部分闲置场地办学。”张金慧说。
“大学有生源但资源不足,县里有资源但生源不足。”付仲禹介绍,牡丹江大学与穆棱市的校地合作盘活了县域原有教育资源,既解决了大学发展难题,又增添了边境地区经济与社会活力。

牡丹江大学穆棱边境学院学生正在上课
2025年4月,黑河市政府与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黑河技师学院的闲置土地、建筑、设备划拨至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学校已开设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3个专业,今年迎来383名新生报到。抚远市则统筹利用职业高中办学资源和附近闲置国有资产,投入2250万元综合改造建设佳木斯大学抚远校区,2025年首批开设的4个专升本专业已录取240人。
统计显示,黑龙江省相关边境市(地)整合现有资源,先后无偿划拨土地64.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85万平方米,为招生办学奠定坚实基础。
产教融合,推动兴边富民
为什么要在边境城市新建职业教育院校?帮助县城和小城镇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是题中之义。
考虑到北极村丰富的旅游资源,漠河文化旅游学院与3家本地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设置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烹饪工艺与营养3个专业。张金慧说,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更多文旅人才,同时带动家乡发展,更好推动兴边富民。
“漠河是我国最北的城市,也是旅游城市。之前我就很向往,很开心能来这里上大学。”新生李茗君说,她学的专业与文旅息息相关,相信自己在这里一定会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为了培养出边境地区真正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边境城市打造校内外联动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基地。穆棱边境学院与当地北一半导体、四麦科技、县属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开展‘工学交替’,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就业后上手更快,自身竞争力更强。”北一半导体人事主管周舟说,对于企业来说,这也是节约成本的好渠道,“希望能逐步和学院扩大合作,留住人才”。
“我们通过校地合作与产教融合,构建‘教育-产业-人才’联动机制,为绥芬河口岸经济发展培养本土化人才。”牡丹江大学校长孟中媛介绍,今年8月26日,牡丹江大学绥芬河口岸教学基地正式启用,430名大专学子在口岸开启新的学习生活。基地不仅开设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应用俄语等当地对口专业,还将实训基地转化为人才孵化平台,与京东集团共建“智慧边境商贸实训中心”,培养熟悉跨境物流全产业链的技术人才,既有助于学生后续就业,也能带动当地国际贸易发展。